关于贫困县与富裕县农民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附1344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省贫困县与富裕县农民自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 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1226例贫困县农民和118例富裕县农民自然人群实施横断面现状调查。 结果:1226例贫困县农民中平和质896例、气虚质215例、阳虚质70例、气郁质、痰湿质各35例、阴虚质3l例、特禀质29例、湿热质2l例和瘀血质16例,118例富裕县农民中平和质Ill例、阳虚质5例、气虚质、气郁质、瘀血质各l例。 结论:9种体质在不同农民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其他文献
要想防病于未然,使身体不受病邪的侵袭,首先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心静神安,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方可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所以有圣人无事,世聪谋事,小人生事。正伤邪侵,已患未发,终久必病,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因此要辨证论治,找出患病之因素,在未发病之前驱邪外出者为次之或断其病邪深入之路,防止一经并病和转变深入。
随着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仅针对疾病的治疗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疗的要求。我们必须从疾病为主导向健康为主导转变,重预防、重保健,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使"治未病"要成为社会共识,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证。
中医学在防治疾病上历来认为防重于治,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历代医家均把预防疾病(即所谓"治未病")认为是医学的最高原则。本文是笔者基于对《内经》的浅显认识,旨在试述对"治未病"思想的理解。
中医自古就重视人的体质问题,本文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中医体质的定义、构成要素及体质的形成;中医体质的研究与疾病的防治和个体的养生康复,中医体质与疾病、治则的关系;以期充分发挥中医体质理论在指导临床防病、治病及病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王清任是我国医学史上富有进取精神的实践家。其代表作《医林改错》一书,是瘀血学说中一部较为系统性的专著。为祖国医学活血化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王氏强调"治病要决,在明白气血",擅用补气与活血化瘀之思路,创立了较为系统的治疗思想。尤以治未病是对预防医学的一大贡献。不断从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即病防变的重要性,为活血化瘀治则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目前大多数健康管理机构以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个人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和个人健康计划及改善的指导为主。中医“治未病”对虽然体检结果正常而偏颇失衡的体质状态进行早期干预,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健康管理应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传统的“治未病”文化融入现代的健康管理理念之中,将使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治未病"其含义一是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从合理饮食、适时养生、调神养生、运动养生、药物养生等方面进行调养,以增强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二是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必须及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截断病机,及时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三是瘥后防复,培补正气、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以防疾病复发。目前通过开展治未病工作,使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
从无病重养生,未病重预防,已病早诊治,既病防发展,已愈防复发等方面深入认识中医"治未病",并探讨中医"治未病"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以期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干预亚健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目的:研究肾虚质大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肾虚质大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肾虚质大鼠脾细胞悬液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降低是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下降的表现,为肾虚体质与免疫力下降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医"治未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内容广博,两千多年来不断地在指导着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本文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试就"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以及该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思路作以浅析。尤其是在人类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热逐渐兴起以及人类追求绿色疗法、重视养生保健的今天,旨在推动开发应用"治未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截断病势)、愈后防复、择时防发(作)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