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崇拜”到“够用主义”——四说新世纪汽车广告创意中的“中国元素”之嬗变

来源 :中国广告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元素”的符号只是中华文化的官方图腾和表征,从民间生活中发掘“山寨”的趣味,也许更能激发百姓的心理认同.广告赋予汽车符号意义,汽车象征着个人的品味追求和心理需求.把握中国东西,挖掘“中国元素”,形成强烈的中国诉求,势在必行;“中国元素”深刻地影响着广告创意人员对汽车广告的创作和汽车的营销推广.
其他文献
本文选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1990~2006年的分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估算我国各地区的生产效率并分解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实证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生产效率最高,西部地区最低.1996 ~2000年各地区平均生产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03年之后生产效率出现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幅度较大.(2)城市化率、各地区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对外经济
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公平更多应是从个体受益角度阐释,而不是仅局限在公共服务的投入和产出环节;进一步,本文认为从个体消费及其效用化角度考察均等化不仅与规范意义上的公平理念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明确与直观.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构建了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与消费平等的理论框架:以混合产品理论来解释基本公共服务的消费受益(可及性一个体效用化两分式框架);进而,以可计算一般均衡技术为手段,围绕义务教育、社会保障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三因素加法、乘法模型,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分解为产业结构差异、部门生产率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异三个因素.进一步,本研究搜集了1998 ~2006年相关数据,试图描述90年代中后期至今以来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的变化趋势,并重点讨论其分布在空间上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文从商品进口结构的视角来分析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用显示技术附加值的附值原理并结合SITC (REV.4)将进口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农副产品以及能源产品五类,使用1986~2006年间的数据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时变参数回归分析,测算各类商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过分析得出,在考虑时滞的情况下,能源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中国已经拥有可以彰显文化魅力的经济地位,“中国元素”不应该拘泥于狭窄的民族主义呈现,《功夫熊猫》就摆脱了简单的润饰和补充,所以取得重大成功.跨文化传播时,“中国元素”应用国际化的开放姿态兼容西方元素,立足世界进行自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