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法的古代理论探源

来源 :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诊法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疾病诊断的一种中医辅助诊法.作为一种独特诊病方法,属于中医诊断学的范畴,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本文通过对中医古典医籍中历代医家对于"手诊法"的论述,进行归纳、分析、整理,通过大量的查阅书籍和资料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古代文献资料,使手诊诊断方法,能够更加趋于完善,使其在临床治疗疾病和卫生保健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优化制备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的工艺和处方。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磷脂和胆周醇的比例、药物与脂类比例和高压匀质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以包封率、粒径分布及稳定性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制备红霉素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 方法: 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红霉素明胶微球制备工艺,通过测定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工艺重
目的:筛选乳腺癌肝郁气滞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以寻找乳腺癌中医证候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其形成的机制和原理.方法:临床收集乳腺癌肝郁气滞
综合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证素辨证作为一门中医诊断学新兴的分支,具有很好发展前景,它具有良好的临床和科研的兼容性、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日益丰富的应用研究。恩师朱文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探讨其病因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以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医院141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侯进行分析,
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是中医药研究的关键环节.笔者在回顾现有相关证候诊断标准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前期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归纳,提出建立基于证侯要素及病证结合的证候诊断
中医临床诊断信息数据元均以国家标准、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药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中医药信息化发展需求为基础,重点涵盖体格、人体内环境、人体外环境
1988年,Hashimoto等在果蝇中发现了一种属于Ⅰ型跨膜蛋白的受体,称Toll受体。1997年,Medzhitov等在人类细胞表面发现了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s)。至今为止,在哺乳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目标,不但需要临床医师不懈的努力,还需要临床药师和其他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的通力合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因素造成的肺实质炎症,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