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全长开放阅读框的表达及其产物免疫原性分析

来源 :2007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D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全长6.9Kb的ORF克隆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质粒pVL-ORF。pVL-ORF与线性化的亲本病毒Bm-BaePAK6 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空斑筛选后成功获得携带有FMDV全长ORF的重组病Bm-ORF。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证明重组病毒能够正确表达插入的外源基因。将获得的重组病毒Bm-ORF感染家蚕5龄起幼虫,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镜观察证明目的基因在蚕体中获得较高水平表达并组装成空衣壳。用蚕表达产物作抗原制备疫苗免疫牛,免疫动物均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免疫后21天进行病毒攻击保护试验,获得了2/4的完全保护。
其他文献
1996乍年初以来,上海和深圳股市逐渐成为资金投资的热点。上海证券市场的单日成交量从1996年年初的几亿元发展至1996年年底的几百亿元。股票市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19
本研究是在反向遗传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狂犬病毒HEP-Flury株全长cDNA克隆,并成功地拯救出重组病毒HEP-GFP株,该病毒在BHK-21细胞稳定传
会议
为研究狂犬病毒形态和形态发生情况,以口服弱毒疫苗株SRV9毒株为原始材料,经鼠脑复壮后接种BHK-21细胞,分别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形态发生情况、纯化后病毒粒
会议
研究柞蚕热休克蛋白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解析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克隆了2个热休克蛋白70基因ApHSP70-1(G
为了研究狂犬病毒G基因在基因组不同位置所具有的功能差异,本研究应用基因操作技术,将狂犬病毒HEP-Flury株全基因组3N-P-M-G-L 5’中的G基因进行重排,构建G基因从基因组第四位重
会议
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组成的独特免疫防御系统,以避免或减轻外界病原微生物侵入、物理损伤及逆境胁迫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在此过程中,昆虫通过自
书目前的几句话许多人的学习经验证明:俄语或其他外国语是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会的。自学俄语,一般地说,经过三年到五年的时间都可以做到能用俄语写短文或进行简短的谈话,
目的:建立一种狂犬病的快速检测法。 方法: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RT-PCR。构建了荧光定量RT-PCR绝对定量
会议
本实验先对国内各省市地区报导的狂犬病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确定N基因上相对保守的区域,以兽用疫苗株HEP-Flury为阳性毒株,在其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引物,建立诊断狂犬病毒的RT-PC
会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由于现有疫苗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猪免疫后仍能感染PRRSV。持续性感染可能是控制该病的一个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