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共情的特点及其与侵犯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调查囚犯群体共情的特点以及囚犯群体的侵犯动机和行为与共情的关系,138名囚犯和92名非囚犯被试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IRI)问卷,同时138名囚犯还完成了人际侵犯动机量表。结果表明:(1)囚犯群体与非囚犯群体在IRI的观点采择、共情关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2)不同类型的囚犯在IRI各个分量表上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判刑年限的囚犯群体在IRI的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3)囚犯的不同侵犯动机水平在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博弈决策逐渐成为决策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行为博弈论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人们日常博弈决策行为会受信任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然而国内鲜见有关信任对博弈决策影响机制的心理学研究报告。本研究首先用信任量表评价了被试的普遍信任水平;接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不同信任水平的被试在博弈中的决策特点及策略机制。
采用比较研究的实验范式,从偏离校准、优于常人、控制错觉和过分乐观三个效应上比较学习困难初中生和一般初中生的过度自信特点.结果显示:(1)在"偏离校准"效应上,学习困难初中生在困难任务中和学习一般初中生同样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p<0.05),但在简单任务中则存在不自信.(2)在"优于常人"效应上,学习困难初中生和学习一般初中生都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p<0.05).简单任务中,他们认为自己"优
本研究采用调整后的公共财物范式,研究在不同凝聚力水平的群体中,增加公共财物管理者后,分配决策过程对群体成员投入决策的影响。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为2(公共财物管理者:有/无)×2(群体凝聚力:高/低)×2(公共财物分配决策过程:民主/集权)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公共财物管理者会提高群体成员对公共财物的投入。有公共财物管理者时群体成员的投入公共资源的数量显著高于没有管理者时;(2)在不同凝
对上海市徐汇区老人进行普查,调查分析老人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老人心理护理模式.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调查上海市徐汇区32所敬老院和42个居委的3076名老人的抑郁水平;采用团体辅导,心理知识讲座,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发现:(1)51.2%的老人处于抑郁水平,其中10.9%的老人属中重度抑郁;(2)社区居家老人(22.32%)比敬老院老人(65.52%)抑郁水平低,差异极其
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吸毒人员的戒毒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内部因素,以及家人态度,入戒毒所前的工作稳定性等外部因素对戒毒行为意向及戒毒行为的影响。在对浙江省杭州、金华、台州三个地级城市300名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戒毒救治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吸毒人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戒毒行为的关系模型,并得到如下的结论:吸毒人员的戒毒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戒毒行为意向的预测
研究目的: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豪感的体验程度可能会受社会比较和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方法:以138名大学生为被试,年龄为18-21岁。采用情境式实验设计,启动四种不同的社会比较类型。采用自我报告法,评价自豪感的体验程度。四种社会比较情境分别为:公开成功、赞扬、社会比较,以及无反馈情境。
目标框架效应是指信息以强调执行某一行为而得到利益的积极框架呈现和以强调不执行这一行为而遭受损失的消极框架呈现对个体具有不同说服力的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是运用预期理论、消极偏差、心理抗拒理论、双加工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来解释目标框架效应的产生机制。研究者发现,信息来源可信度、行为类型、个体的卷入程度、情绪和性别等是目标框架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提出了"目标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与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复杂矛盾态度中特定成分的激活与保持。本实验采用混合设计,被试间变量为不同的实验处理条件,被试内变量为不同的测量时机。被试为60名大学生,分别采用自陈量表和内隐联结测验来测量外显和内隐态度,通过呈现不同的诱导信息来激活矛盾态度中的不同成分,在态度激活之前(基线水平)、激活之后、激活后24小时分别进行态度测量,分别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已有对于"变色龙效应"的研究表明,人们会认为那些模仿自己的人更有吸引力。本研究借助于着色范式,进一步探讨了面孔吸引力和模仿之间关系。在实验一中,采用了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面孔图片吸引力,分为高低两个水平,即向被试呈现一张着色范例图片,图片旁附有一张吸引力高或者低的面孔照片,告诉被试这是该作品的作者,让被试根据范例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另一张未着色的图片着色。因变量为被试对图片相应位置的着色和范例作品一样
旨在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影响家庭)对监狱警察工作态度(工作倦怠、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态度关系间的间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336份监狱警察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