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范围波长转换的多纤网阻塞率的新型模型分析

来源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尚无将转换器稀疏配置、有限范围波长转换和多光纤综合起来考虑的合适算法.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其他文献
分析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的空间交换和波长交换光交叉连接节点的结构;由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输入与输出的矩阵变换关系,确定了空间交换和波长交换光交叉连接节点的波长传输路由关系,为实现节点波长传输路由的监控和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生存性在智能光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复原操作是生存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信令来实现生存性中的复原操作过程的方法.采用的是RSVP-TE扩展信令协议中的消息,并对一些消息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动态的复原操作,并且可以保证对复原过程中没有业务中断.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RWA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较大程度的反应了现实,对网络运营商而言很有参考价值.
粗波分复用技术(CWDM)是近几年的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具有价格低、设备体积小、稳定可靠的优点,在局域网、城域网和光纤区域存储网络(SAN)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正在成为国内外光纤通信市场的热门技术.本文介绍了CWDM的产生背景和CWDM技术的标准化状况.分析了CWDM设备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CWDM设备的发展趋势.开发了一套8波的CWDM设备,通过测试研究了CWDM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
介绍了四种不同的波长变换节点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波长变换节点结构——超波长转换以及一种基于超波长转换机制的波长转换器放置的启发式算法,仿真的结果表明,超波长转换可以大大减少波长转换器的数目,而保持近似等于共享节点转换时的网络阻塞概率.
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抑制光孤子传输系统中孤子间的互作用.仿真中采用平均孤子传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光孤子系统中应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能有效抑制孤子的展宽,从而抑制孤子间的互作用.即使在孤子间距很小的情况下,传输上万公里的距离后,孤子间跨依然能够有效的保持,脉冲相对定时中点的距离几乎没有变化.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光配线架的数据通信部分.其中包括各个通信单元的设计,主控单元与底层数据采集单元的通信,主控单元与PC之间的通信,以及在通信中各个单元的数据处理和它们命令的传递.
本文通过对一起典型故障实例的处理和分析,探讨了SDH网络高效维护的方法和要点,为传输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PON)这种新型接入网技术,提出了业务分级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OLT的上行带宽分配算法,通过动态请求分配机制,实现上行链路的高效利用.最后,通过建模仿真,分析该算法的延时特性.
随着各种应用对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体系结构逐步向着IP-WDM演变.为了提供网络运营所必要的管理功能,需要建立一个WDM光网络节点管理模型.而如何对业务进行分级以提供QoS是建立节点管理模型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IP-WDM光网络的上层考察了不同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并结合底层元器件的非理想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业务分级模型,从延时、阻塞率和BER这三个角度来划分业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