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网络中复原操作过程的信令设计

来源 :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性在智能光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复原操作是生存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信令来实现生存性中的复原操作过程的方法.采用的是RSVP-TE扩展信令协议中的消息,并对一些消息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动态的复原操作,并且可以保证对复原过程中没有业务中断.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漏桶算法的业务控制模型(Leaky-Bucket Traffic Control Model,L-BTCM).和传统的光突发交换网(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中的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模型相比能很好地保证网络的可靠性,L-BTCM能同时满足QoS中对业务阻塞率和传输延迟两方面的要求,并且有更高的网络资源利用
介绍一种在宽带接入等领域前景看好的新兴技术,并对此项技术实用化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传输距离为4km的4×2.5Gb/s模型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自映像效应设计了一种级联式的集成光学器件——弱限制的MMI型1×16分束器.该器件以MMI型1×4分束器为单位元件,经过两级级联构成.以BPM法对器件进行了模拟,以K-Na离子交换法在BK玻璃衬底上制作了器件,并初步测试了器件通光情况.
在光栅的制作中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湿法,另一个是干法.由于DBF激光器的光栅用湿法腐蚀的方法有很多缺点,我们就采用了干法腐蚀在InP和InGAaAsP上做实验.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方法,SiN作掩蔽模用全息光刻,反应离子刻蚀的方法作光栅,经过摸索,做出了比较好的一级光栅.
分析了开发40Gbit/s光收发模块的必然性,探讨了模块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40Gbit/s光收发模块的研发初步方案设想,并对模块的研发现状和市场需求作了分析和预测.
简要介绍三维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光模块产品设计的特点和趋势,并进一步探讨和展望如何把三维设计引入模块管壳的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在城域网中一种具有竞争优势的弹性分组环RPR技术,着重研究了对RPR网络性能起着很大影响的、RPR工作组目前主要正在进行讨论和标准空间重用公平算法SRP-fa.
ASON是一个多业务的传输平台,本文介绍了分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并使用这种算法对单向连接和双向连接的呼叫阻塞率进行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时放大器间距的不同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中采用平均孤子传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当放大器间距与色散距离比值小于0.1时,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传输性能;在比值大于0.1情况下,系统的传输性能在传输过程中劣化较快.这是由于PSA增益的相敏特性导致孤子脉冲能量的损失所引起的.采用微调放大器增益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PSA放大导致
分析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的空间交换和波长交换光交叉连接节点的结构;由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输入与输出的矩阵变换关系,确定了空间交换和波长交换光交叉连接节点的波长传输路由关系,为实现节点波长传输路由的监控和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