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初步研究

来源 :GIS与数字测绘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数字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给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和实施步骤.
其他文献
本文从53年周期着笔,来探讨今夏奥运会进行期间的自然环境是否足够平安的问题,又从从对称性的视角来考量地震发生情况。
鉴于这次雪害、冰灾的严重性和影响广泛,本文以演化科学的变化观点,从大气的热量结构到地球章动等因素综合分析了2008年1月份中国南部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天气。结果表明,此次灾害
笔者从2005年5月开始,用了整整3年时间紧盯着我国四川阿坝州的7.5级以上,乃至8级左右强震预测不放松。笔者所依据的预测方法是: 1.依据旱震关系研究。 2.依据强震活动有
我们从红外增温图象对5.12汶川地震事先有预感,但未及处理分析预测,震后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图像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的地震资料,对汶川地
由于作者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杂志里,读了陈一文先生所写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存在严重缺陷”一文以后,才有机会在他推荐的网站上研读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再
2008年元月,灾害性的强冷空气入侵,南方大面积发生冻害雪灾事件,笔者在天地生人科技讲座和天灾预测会(2008年4月)上,曾经提出极端性冻害、雪灾与夏秋极端性洪水干旱事件具有某种
本文对2008年中国海波高≥4m海浪实况进行了预测和总结,并对2008年灾害性海浪预测情况与2008年实况进行了对比检验。
本文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集成及其在重庆市綦江县柳罗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中的综合利用.
"数字区域"是地球上指定区域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最高形式.该区域可以按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来划分."数字区域"建设的关键基础是畅通的信息网络和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该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