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面临的问题

来源 :第四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北京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颅内动脉狭窄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广泛的患者群,血管内介入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内血管狭窄的治疗,这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新手段是目前神经科研究热点之一,但是有效性、安全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本文介绍了颅内脑动脉狭窄后的风险,简述了颅内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局限性,并简述了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支架类型。
其他文献
本文以道地药材黄连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运用ISSR等方法考察其遗传型,运用HPLC、1H-NMR及NIR等方法对化学型进行分析,针对清热燥湿,止消渴功效,从抗内毒素、抗微生物的生物热力学,以及治疗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等角度研究其药效型,并综合分析其相关性,初步建立了基于黄连生态型、基因型、化学型和药效型的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同时建立了结合道地性的黄连规范化质量标准,为构建
目的:优选益脑康颗粒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的浸膏量及浸膏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定量指标,研究益脑康颗粒的最佳提取方法)。  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方法,以浸膏量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浸膏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设计试验。  结果:优选的水提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加15倍量水,每次提取0.5h。  结论:该方法科学合理,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中药及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系统,中药药效物质是中医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基础,中药药效筛选和评价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其在中药药效筛选和评价中的应用日见广泛,并逐步扩展至毒性评价、药物代谢等多个方面。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斑马鱼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有利于中医药基础研究融入国际学术舞台。
By the year of 1998, there were already 451 kinds of medicinal fungi explored from traditional medicines in China.In the New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published in 2002, there were 539 prescriptions co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and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were successfully used for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lkaloids from corydalis decumbens.The
Four main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echinacoside (1), acteoside (2), isoacteoside (3) and tubuloside A (4) wei 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Cistanche tubulosa.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目的:研究葛根素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药机制的研究。  方法:以不同型号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和HPMC E4M)混合物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葛根素骨架缓释片,以葛根素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测定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葛根素骨架缓释片释放模型的研究。  结果:确定与葛根素质量比为1:4的HPMC
目的:建立藏药长毛风毛菊的鉴别方法。  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长毛风毛菊。固定相:硅胶G;展开剂:正己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酸(7:5:0.8);检出: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结果:长毛风毛菊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伞形花内酯、东莨菪内酯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论:本法可用于藏药长毛风毛菊的薄层鉴别。
本文介绍了ABPA的诊断标准,简述了真菌致敏的重症哮喘,并对真菌致敏源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哮喘合并真菌致敏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