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太学“补试”法之考述

来源 :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03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太学创建之后,在绍兴十三年(1143)颁布了太学招录学生的"补试"规定.但是由于参与太学补试的人数太多,为了应对这种形势,朝廷围绕太学"补试"的办法,出现了先后政策上不断的变动.从整体趋势上来说,南宋的太学"补试"方法是摇摆于"混补"法与"待补"法之间.而在时间段上,则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自绍兴十三年(1143)至淳熙二年(1175)的三十余年里,主要是遵行"混补"法;自淳熙四年(1178)至嘉熙元年(1237)的六十年间,主要施行"待补"法,仅在庆元二年(1196)、嘉泰二年(1202),作为特例,施行了"混补"法;自嘉熙二年(1238)年起,至宋末的三十年间,以景定三年(1262)为界,前期主要施行"京师混补"法,后期则施行"分路待补"法.但在晚宋时期,似乎也曾在"待补"法的情形,但具体细节仍待详考.
其他文献
科举对文风常常起导向作用,就科举文风而言,从元代开始的"平易雅正",到明代的"醇正典雅",到清代的"清真雅正",呈现出一条有继承有发展的连续轨迹,这个发展轨迹延续时间很长,一直到科举终结为止.而元代作为这条轨迹的起点,其道文合一的思潮与平易雅正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从元人文集中辑出乡试考官五十余人,以乡试考官为中心略作分析.
千年科举的终结对中国社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按理应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1905年科举废止时社会舆论对此事件近乎"无声无息",这既与经过多年持续性的批判科举已成"死老虎"有关,更与掌握舆论主导权的精英集团在晚清社会变局中利用既有的权势实现角色和身份的转型,从而相对有效地"归避"了科举废止带来的冲击有关.在新旧时代更替过程中,以"绅商"、"军绅"、"学绅"等为代表的"新绅士"群体敏锐地把握了社会变革
明代福建共有673个科举家族,分别来自97个姓氏,既有陈、林、黄、郑、李等大姓,也有尤、池、韦、武等少见姓氏,其姓氏构成总体上相当多样化.不过,无论是福建全省,还是各府、州的科举家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姓氏集中现象,以福州、兴化二府最为突出;各府、州科举家族的姓氏构成地域特色也相当显著.这些特点的形成与明代福建的姓氏结构、家族文化的发达程度,以及福建多山少地、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联.
清代私学兴盛发达,塾师成了大部分文人的谋生职业.为科举培养人才是清代塾师基本的价值取向,科举也影响着塾师们的文体观:"文"的认知和训练,多指向科举八股文;塾师热衷于八股文与古文关系的探讨;塾师对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艺术持普遍排斥的态度.
贺瑞麟(1824-1893),字角生,号复斋,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城北关西潭巷人,清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年十七岁进学,二十岁科试一举夺魁,名声大震,但后三试乡闱不中,从此绝意放弃举业,主要从事读书治学,并劝诫弟子、亲朋远离科举.先后主讲学古、鲁斋、正谊、宏道、味经等书院20余年.他以科举之学专务虚名,不求实事而厌弃之,并在书院办学中不开"帖括八比"之课,要学生精研闽洛义理之道,学兼体用,成为
北京是五朝古都,也是科举最高级别考试之地,期间诞生了约二百五十名状元,近五万名进士,与之相关的许多文物古迹遗存被保存下来,诸如太和殿、箭楼、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贡院、府学及科举名人胡同、故居、祠堂等等.这些科举遗存是科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人们了解北京地区的科举制度和文化提供了更全面的维度和视角.为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古都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选取了明清时期北京
本文从现存于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的重要碑刻《御制宸翰》入手,通过深入考证、诠释与校注,进而对碑刻上的诗文创作年代背景和康熙朝科举制度进行解读和探讨,以此论证此碑的真实性及其价值.
书判拔萃科是吏部继平判入等科之后,设置的第二个科目,与平判入等科有明显的区别,起初是制举科目,大足元年以后吏部始设此科,虽不及博学鸿词科崇重,及第人数也不及平判入等科多.拔萃科在士人释褐时并不看重此前的进士、明经或者门荫等出身因素,主要看参加拔萃科考试的等第,但在士人迁转过程中往往看前任官职望和品阶,以及拔萃科等第的高低,跟其是否是最初以进士、明经或门荫出身关系不是很明显.进士兼拔萃科在士人迁转中
"行卷"与"投卷"是宋代诗文中比较常见的两个词汇.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投卷"可指"弃掷书本"及试前缴纳考试用纸等行为,并非都与"科场"相关.事实上,宋人在使用"行卷"与"投卷"时并没有将其限制在"科场"的语境中,而是采用了二者的字面含义——"行"和"投"皆意味"赠予","卷"则指称"诗文集".在他人的"行卷"中留下"题辞",是宋代文人交际的一个新特点.从中,发现宋人对待"行卷"中的诗歌存在两种不同
《南宋科目条格故事》,原载《钱塘遗事》.《钱塘遗事》乃元人刘一清所撰笔记,卷一至卷八依时代顺序杂记南宋史事逸闻,内容以理宗以后的南宋晚期为主.卷九为南宋人严光大所撰南宋朝廷赴元上都祈求存祀之《祈请使行程记》,卷十即为《南宋科目条格故事》.对于整部笔记而言,卷九、卷十之收录均为变体,于全书体例不合.四库馆臣于《四库全书总目》之《钱塘遗事提要》中对此有所解释,四库馆臣之解释是否反映撰者之用意,尚可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