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现代妇产科学进展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共2441例临床资料,其中中转开腹40例。 结果:附件手术中转开腹21例(1.16%);子宫手术10例(4.17%);肌瘤剔除6例(5.04%);其他3例(1.10%).其中中盆腔粘连是最主要原因。 结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使诊断更加明确可以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适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
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具有多种作用,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耐受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对50例需要移植而又无HLA匹配或HLA一个位点不匹配的白血病病进行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了体外不去T细胞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本文对成分输血在妇产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成分输血的种类及适应证、血细胞输注、粒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妇产科疾病成分输血等进行了阐述。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疾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的资料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子宫切除手术约为500万例以上,主要采取腹式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hysterec-tomy,TAH),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仅占极少比例。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微创手术的观念被引入妇科领域,符合微创原则的阴式子宫切除手术重新得到国内外妇科医师的重视.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适宜器械的使用,非
先天性无阴道由Mayer于1829年首次描述,其后1838年Rokitansky,1910年Kuster,1961年Hauser又相继报道了这一综合征,故将本病命名为: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 syndrome).临床表现为无阴道、无子宫或仅有始基子宫,卵巢一般正常,是原发性闭经的第二大原因,常合并有肾脏及骨骼等畸形.目前MRKH综合征的病因尚
目的: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诊治中.本研究主要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对CINⅢ及宫颈癌Ia1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6年10月396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后病理证实为宫颈CINⅢ及宫颈癌Ia1且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电圈环切术(LEEP)手术后
卵巢癌的复发、耐药以及缺乏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特定生物学标记物,是卵巢癌成为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细胞群体中的少数干细胞样癌细胞亚群,与肿瘤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肿瘤干细胞与卵巢癌的复发与耐药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上治疗宫颈癌根据临床分期、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近年来,国内外宫颈癌治疗的新进展包括新辅助化疗、保留生育功能的广泛子宫颈切除术、系统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以及治疗性HPV疫苗的开发和应用.新辅助化疗作为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治疗,可以提高手术切净率,提高放疗敏感性,减少肿瘤复发,改善患者预后.腹腔镜阴式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用于治疗早期希望保留生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虽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但只有少数HPV感染者罹患宫颈癌.有关宫颈癌的具体致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现在,遗传学中的一个前沿领域--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为人们提供了解答这类问题的新思路,其中DNA甲基化被认为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可诱导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肿瘤相关基因(包括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