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山野植物真空冷冻干燥关键技术及其工艺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4802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蕨菜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以考察干燥因子对真空冷冻干燥蕨菜品质的影响规律为主旨,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实验方法,探讨搁板加热温度、干燥室压力和物料层厚度对蕨菜营养成分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冻干因子与维生素C含量的回归模型,确定真空冷冻干燥蕨菜的关键技术和工艺参数。利用双因素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形模型中的主次顺序。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干燥室压力对影响蕨菜冻干制品的品质最大,搁板加热温度次之,物料厚度的影响最小。并利用非线性优化理论确定了搁板加热温度在42.5℃、干燥室压力为55pa、物料厚度为16.3mm时,蕨菜的维生素C含量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小型管式热解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板栗壳热解时三态产物分布情况,发现炭的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液体产率先增加后减少,气体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炭的热值
随着板栗产量的不断提高,板栗破壳去衣成为深加工中的一道难题。该文根据板栗的几何尺寸和物理参数,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板栗的几何实体模型。通过单元类型选取、网格
会议
本研究利用热重分析仪进行了板栗壳热解研究,实验中升温速率分别选择5、10、20和40℃/min,反应终温为800℃,保护气为氮气,流量30cc/min。研究发现,板栗壳热解可分为失水预裂解阶
本文从营养品质和胞壁两个方向综述了陈米质构特性变化的机理,指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陈化米的品质的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
试验将水稻秸秆经白腐菌的预处理后,在常温下进行厌氧干式发酵。对其发酵过程中的生物气产量、pH值、乙酸及甲烷含量等多种关键性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经
会议
本研究通过2种干燥时间、4种谷物堆放厚度和6点2min缓苏时间对谷物缓苏失水量影响实验,研究谷物在缓苏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两个品种的稻谷实验结果表明,谷物的缓苏失水量主
该文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添加酶制剂的玉米粗淀粉的挤压-液化系统诸参数(套筒温度、玉米粗淀粉含水率、螺杆转速、挤压时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液化时耐高温α-淀粉酶添
单粒谷物的介电常数与集合态谷物的介电常数不同,它排除了容重的影响,且种子电力分选时的介电常数更接近于单粒态。本文通过对4种谷物的单粒态介电常数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七一”前后,彭真同志以有六十一年党龄的老党员身份,到天津“探亲访友”,与他早年在天津做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共过患难的老工人、老战友谈心,倾听他们对国内外一些问题的看法
研究在贮藏期内淡水鱼电阻抗特性的变化规律对建立基于电特性的淡水鱼鲜度的无损检测方法有重要意义。采用四电极法,以频率为35Hz~5kHz幅值为250umA的恒流源作为激励电流,并建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