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干式厌氧发酵水稻秸秆产沼气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将水稻秸秆经白腐菌的预处理后,在常温下进行厌氧干式发酵。对其发酵过程中的生物气产量、pH值、乙酸及甲烷含量等多种关键性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经过C/N调节和白腐菌预处理后,前45d的累积产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80.4%;发酵原料TS产气率为0.457m3/kg。与常规湿式厌氧发酵相比,常温干式厌氧发酵不仅提高了池容效率,而且单位原料产气率也提高了26.9%,产气速率的增加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发酵液pH值稳定在6.8~7.5。研究表明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为水稻秸秆这种难以降解的大规模纤维素类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和利用途径。
其他文献
今年二月,在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四位旅美的早期黄埔军校老校友、知名的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李默庵、宋希濂、侯镜如、蔡文治,联名发表《黄埔军校同学及其家属促进中国统一筹备委
我国农机装备水平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不平衡的特征。本文利用1985-2005年我国的分省资料,基于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区域性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会议
研究分析了D-葡萄糖和挤压温度对组织化花生蛋白产品色度、有效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合挤压产品感官质量分析、质构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对低温脱脂花生粉挤压组织化过程中的美拉
会议
一、小序 如所周知,光谱学方面的观测数据和经验规律,曾经在原子结构理论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特别是,当尼耳斯·玻尔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光谱学规律方面时,他
今年盛夏,88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刘海粟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创作了高2米、宽5米的巨幅国画《曙光普照神州》。这是刘老从事绘画艺术七十年所创作的最大的国画。赵紫阳总理看了此
考虑温度对频率因子的影响,推导得到一个新的分布活化能模型。在非等温条件下,该分布活化能模型的方程表述如下:1 - x =∞∫0Φ(E,T)f(E)dE,其中Φ(E,T){[1-(1-n)A0/β T∫0 Tm e
会议
本研究在小型管式热解装置上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板栗壳热解时三态产物分布情况,发现炭的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液体产率先增加后减少,气体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炭的热值
随着板栗产量的不断提高,板栗破壳去衣成为深加工中的一道难题。该文根据板栗的几何尺寸和物理参数,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板栗的几何实体模型。通过单元类型选取、网格
会议
本研究利用热重分析仪进行了板栗壳热解研究,实验中升温速率分别选择5、10、20和40℃/min,反应终温为800℃,保护气为氮气,流量30cc/min。研究发现,板栗壳热解可分为失水预裂解阶
本文从营养品质和胞壁两个方向综述了陈米质构特性变化的机理,指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陈化米的品质的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