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准发计划在产销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全国第十七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发计划管理是将符合发货条件的成品,以单个合同或多个合同的形式组成一个计划单元,并下达执行,成为生产系统和出厂系统的业务交接点。目的是组织正常发货,加速成品出厂速度,保证物流平衡和畅通。制造管理部与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在产销系统中实现自动准发的功能。该功能实现后,计算机每隔2 h自动将具备准发条件的材料编制准发计划并下发到生产厂,既减轻了计划人员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准发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均衡性。
其他文献
针对Job Shop在线调度问题,围绕作业到达时间、处理时间以及工期等随机变量建立离散事件驱动模型,以此为基础在G2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上进行动态仿真。仿真系统实时监控车间运行状况,根据处理机负荷状态与作业属性参数,动态选择优先规则进行调度,数据实验表明,该系统的处理机负载状态、工件拖期/提前期等度量指标均获得良好的性能。
针对钢铁企业合同计划优化问题,建立了合同计划的混合规划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群体增量学习PBIL与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首先设计PBIL算法的0-1染色体编码,每个染色体代表一个合同选择方案,并利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染色体的适应度值,然后经多次迭代得到适应度最优的染色体个体,最后得到最优合同计划方案。经实际生产数据测试,利用该模型与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给出较优的合同计划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算法的有效
针对外购坯板坯设计问题,建立了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集成MILP(混合整数规划)与启发式的混合算法,该算法首先以最小化余料量为目标确立合同与合同间的匹配关系,然后以提高加热炉效率为目标对短坯长度进行调整,最后确定采用板坯的类型、数量和切割方案。现场数据测试表明该混合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及实用性。
现代企业对指标的管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在回顾了大型企业广泛实施的数据仓库的通用架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以钢铁企业常用指标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数据仓库平台指标系统的主题数据集构建以及调用模型和方法进行指标计算和分析的过程。多种方式展示的分析结果可以满足企业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针对板坯表面裂纹缺陷在图像中容易受噪声和氧化铁皮等影响,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很难把裂纹缺陷从图像中检测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和小波融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边界局部搜索法找到板坯边界,再用小波变换对裂纹缺陷图像进行分解。对其低频分量,用数学形态学法进行纵裂检测;对其高频垂直分量,用小波模极大值法进行纵裂检测,然后去除板坯边界,并利用纵向裂纹形态上近似直线的特点去除一些干扰物,最后采用一定的
介绍了冷轧成品包装涉及的耗材收集的方法。通过对包装使用的各类耗材的计算,对每个材料包装所使用的耗材进行成本计算,对类似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按照模型计算的流程对厚板轧机道次规程模型算法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首先介绍了不同转钢策略下如何确定转钢厚度,对一次转钢和两次转钢的转钢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解析;然后给出了阶段划分的原则;最后给出了每个阶段道次规程的计算流程。该算法于2007年应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罗泾区域4.2 m厚板生产线,在钢板轧制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热轧钢卷规格的异常改变通常会打乱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给企业造成损失,是钢铁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企业数据仓库为基础,提取并整合钢卷改规相关数据,然后采用OLAP技术深入分析改规原因,最后利用粗糙集、关联规则等机器学习方法提取有价值的规则,以指导企业改进生产,降低改规率,实际应用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研究院薄带连铸轧机采用全数字液压压下系统和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通过调节轧辊辊缝,使得带钢的出口厚度保持在目标厚度附近。该系统具有应答性高、压下速度快、设定精度高、动态调整范围广的特点。不但提高了板厚控制精度,而且有利于设备状态的稳定。同时还采用了高精度的外置非接触式SONY磁尺,提高了带钢全长厚度控制精度。
主要介绍了桌面云的概念、桌面云的典型逻辑架构,并简要介绍了两家桌面云厂商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部署这两家厂商的桌面云产品,对其功能进行了比较,同时测试、比较了在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中这两种产品对网络带宽的消耗,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目前桌面云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