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被忽视和缺乏诊断的疾病

来源 :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实际上所有的哺乳动物,陆地上或海洋里,均容易受到感染。这种疾病常见感染家畜或野生动物,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此病,世界上极少数国家消灭了布病。该疾病的蔓延,可从动物或动物产品传染给人。人被认为是最终宿主,即由人传人的传播疾病方式不会发生。本文介绍了布鲁氏菌病的最常见感染人和动物的途径,常见的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人畜共患旋毛虫病的诊治方法与预防进行了阐述。旋毛虫病是世界性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150多种动物为易感动物并可感染人,甚至可致人死亡。旋毛虫线虫在生物学上分类属动物门无尾感器纲、刺嘴目,有多个虫种和血清(基因)型。我国主要存在2个旋毛虫种,即猪的T.spiralis种及犬的T.nativa种,南方及中原各省人旋毛虫病主要由猪的T. spiralis 种引发,而东北地区则主要由犬的T. n
为了解河南省绵羊隐孢子虫的流行种类和基因型,本研究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河南省4个地区的5个规模化绵羊场共1701份绵羊粪样进行了检测,查出隐孢子虫阳性样品80(4.70%)份,其中3周龄羔羊和产后3周母羊的感染率最高分别达41.18%和6.29%。利用巢式PCR-RFLP技术基于18S rRNA基因对80份阳性样品进行种类和基因型的鉴定,并对39份阳性样品进行测序。结果显示:此
目的:筛选微小隐孢子虫与宿主细胞黏附相关蛋白质,揭示隐孢子虫在宿主体内寄生与致病机理。方法:参照文献提取微小隐孢子虫总RNA并分离mRNA,利用反转录酶合成cDNA,将EcoR I和HindⅢ粘性末端连到双链cDNA的两端,定向插入到T7 Select 10-3b载体,构建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蛋白质噬菌体展示文库。利用Caco-2细胞对文库进行筛选。结果:本试验构建的微小隐孢子虫T7噬菌体展示文库初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和了解猪源弓形虫在小鼠体内产生与致病情况。方法:IHA法、姬姆萨染色法和ELISA方法。结果:在检查的2325份猪血清中,IHA方法查出30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3.1%;IHA抗体阳性血清抗体样品再以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查出23份为阳性;采集的脏器病料应用姬姆萨染色法检查滋养体,在3个猪群中镜检查到弓形虫滋养体。猪源虫株感染小鼠,第二代感染后第5天检
本文对日本血吸虫自杀性RNA颗粒抗原的制备及表达进行了研究。本实验将编码日本血吸虫的三个抗原的mRNA置于RNA复制酶的序列的下游,通过RNA复制酶的作用高效表达抗原。另外在抗原基因的上游人工插入了-信号肽序列,在下游加入一个跨膜序列。将编码日本血吸虫主要抗原GST(谷光甘肽转移酶)、sj23(日本血吸虫膜蛋白,分子量是23KD)及编码两种抗原的杂合基因(GST-sj23)分别克隆到自杀性RNA疫
本研究从临床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病鸡的肝脏,分离到24株能在麦康凯平板生长但呈灰白色菌落的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杆菌。通过IMViC试验、糖发酵试验、三糖铁斜面接种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且其中16株为不发酵乳糖型,8株为迟发酵乳糖型。血清学试验表明,其中12株(50%)为O78抗原型,9株(37.5%)为O1抗原型,3株(12.5%)未能定型。利用PCR方法检测了该24株大肠杆菌的Fl菌毛与P菌毛基因,结果
本研究从临床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禽组织中分离到69株细菌(其中鹅源29株,鸡源40株),通过常规形态学、培养特性和生化特征的研究,确定为大肠杆菌。PCR检测表明,其中46株(66.7%)为F1+大肠杆菌,10株(14.5%)为F1+HPI+大肠杆菌,2株(2.9%)为HPI+大肠杆菌,通过比较还发现,F1菌毛和HPI在鹅源和鸡源大肠杆菌中以及不同脏器来源的菌株中具有相似的分子流行病学。抗原鉴定结果
布鲁氏菌病是由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它以发热,流产为主要症状,严重威胁着人畜健康。本研究以布鲁氏菌M16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375bp的布鲁氏菌L7/L12编码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成功构建了PET32a-L7/L12重组质粒,目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利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纯度可达94%,免疫印迹显示表达的重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我市省级布病固定监测点布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和《西安布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2003-2007年累计完成48个乡(镇)次、287个村、3723人监测任务,完成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血清437份,结果显示阳性18例(4.12%);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5份阳性(27.78%),R
目的:了解某奶牛场高危人群和奶牛群中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有奶牛接触史人群和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以及奶牛的血清样本,以伞乳环状试验检测新鲜乳样。结果:该奶牛场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为6.7%(3/45),抗体阳性者均为挤奶工人;奶牛群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为2.2%(4/180);新鲜乳样中均未检出布鲁氏菌病。结论:该奶牛场中高危人群和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