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早期疼痛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第二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南方疝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术后早期疼痛的高危因素,对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几率及严重程度做出预测,以便及早干预,避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腹股沟疝患者共420例,男39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8.59岁.术前收集相关危险因素,于术后12小时以VAS 法评测疼痛程度.采用SAS9.1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术后早期切口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放置补片类型以及术后局部注射局麻药物种类为影响术后疼痛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术后疼痛评分呈负相关,年龄小于50岁者,疼痛程度最高.另BMI值越高,中重度疼痛比例越高;放置生物补片及巴德114700补片者术后中重度疼痛者比例较其他补片(通用星形、D10及巴德80)升高,术后局部注射1%罗哌卡因及0.375%布比卡因组相比于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及不注射任何药物组术后12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升高.而性别、侧别、BMI、疝分型以及手术时间长短均无明显相关. 结论:该术后疼痛预测模型可用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疼痛预测,并可对疼痛高危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干预进行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埃博拉出血热诊治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在利比利亚中国援建的"埃博拉出血热诊治中心,通过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制订、落实一系列相关制度和坚强的后勤保障等方法。结果 在诊治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结论:在贫困地区诊治烈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过程中,上述措施是有效、安全的。
目的 研究综合医院急诊科防治传染病方法与援非医疗队接诊埃博拉患者在流程、感控管理、病案采集等方面的异同,分析急诊科传染病防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提高综合医院急诊科防治传染病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分析作者在西非两个月接诊61例疑似(5例确诊)埃博拉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的急诊流程、病区感控管理等,对照援非医疗队与医院急诊科、专病与专科、已知某种传染病与未知传染病、专业隔离与标准防护等
目的 埃博拉出血热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方法 在利比利亚中国援建的"埃博拉出血热诊治中心,通过构建突特结构的诊治中心建筑群,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严密的消杀措施,制订、落实一系列相关制度和坚强的后勤保障等方法。结果 在诊治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中无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无院内交叉感染埃博拉出血热。副作用小。结论:在贫困地区诊治埃博拉出血热过程中。上述防预措施是有效、安全的。
研究目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参与调控多种胞内转导信号通路,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SHP2对肺部细菌感染后急性炎症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和结果: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感染后,肺组织和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中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表达上调。抑制SHP2后,小鼠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细菌负荷增加。抑制SHP2诱导BMDM向M2表型分化,胞内细菌
研究目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细胞内广泛表达,并参与了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包括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干扰素信号通路.本项研究中主要探索SHP2在宿主抵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中的作用.方法和结果:RSV感染人肺上皮细胞A549后可以引起SHP2的表达水平上升,抑制SHP2活性后,RSV的复制情况以及干扰素(IFN-a)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先用IFN-α预处理A549后,再抑制SHP2的活性可以
目的:探讨应用平片开放性经腹股沟前入路行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开展该术式63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中平均出血5 ml,平均住院日8.2d.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阴囊积液2例,睾丸水肿1例,伤口感染1例,腹股沟区异物感1例,术后慢性疼痛3例,均为轻度疼痛,无顽固性疼痛.随访12~48 个月,无复发病例
复杂腹股沟疝包括各种特殊的临床情况,有些对外科医生来说,较为棘手.常见的情况包括高龄患者的腹股沟疝,巨大腹股沟疝,肝硬化患者的腹股沟疝,以及急诊手术时,发生肠坏死,需要进行肠管切除的腹股沟疝.就在临床中所遇到的特殊病例及处理结果,并综合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嵌顿及较窄性腹股沟疝临床较为常见,尽管一些报道表明,补片可以应用于嵌顿性疝,甚至进行肠管切除的较窄性疝。但是,较为安全的做法仍然是不用补片手术方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中采用一种新的腹膜前间隙建立方法.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新的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完成11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结果:110例手术有一例因穿刺过程中腹膜破损造成气腹改行TAPP 手术外全部建立腹膜前间隙成功,平均建立腹膜前间隙时间为6min,无血管损伤并发症.为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建立了良好的空间.结论:在腹腔镜完合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可以采用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的术式选择,放置补片的指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4年7月共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疝类型,发病至就诊时间,手术方式,是否放置补片及补片类型,术后并发症.结果:153例患者中,行肠切除者71例,非肠切除这82例,主要的风险因素为性别、年龄、疝类型、痴呆等精神疾病、就诊时间等,放置补片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各自的优缺点,总结临床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自2012.10-2015.4 共495例579 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总结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TEP 短于TAPP.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慢性疼痛、复发、感染等无明显差异.浆液肿TEP 发生率高于T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