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供水水源地集水区生态补偿研究

来源 :全国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供水水源地集水区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确保了下游用水的水质和水量。但是,由于补偿机制不健全,集水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均受到限制。通过分析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给出了生态补偿的合理定义,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岗南、黄壁庄水库集水区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对振动流化床干燥过程中含有白蛋白的多孔混合颗粒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观察,建立了基于费克第二定律的数值模型。此模型可通过颗粒水分含量、体积孔隙率和温度预测有
虚拟化已成为企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并且是云计算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虚拟化技术,本文首先对物理机和KVM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水模型实验结果,分析高炉在出铁过程中鼓风速度对炉缸铁水流动的影响,该研究在国内外较少见诸报导.当出铁过程考虑鼓风速度后,即使在炉缸死焦堆浮起的条件下,
近期许多高炉炉缸出现了严重侵蚀,极大地威胁着高炉的正常生产.导致炉缸侵蚀的根本原因是高炉冶炼强度增大,单位时间高炉产铁量增加,出铁时间延长,炉缸环流加强,导致铁水与炉缸侧
近年来,世界生铁产量在迅速增长,其主要的推动力是中国生铁产量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生铁产量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7.24%,产量比上年度同期增长7.42%,低于钢产量增幅1.82%具体情况见表
方大特钢通过提高高炉金属收得率技术研究,把炉料结构优化、操作制度优化、渣系优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了降低吹损、提高渣铁分离能力、减少铁损等新技术提高高炉金属收得率,
利用月降水及月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中国区域地表湿润指数、Palmer-干旱指数和反演的土壤湿度,通过对上述三个指标及降水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北方近54年干湿变化的时
近年来,严重、频繁的干旱成为世界范围重大气候灾害,它对农业、水资源、经济和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土壤湿度是农业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相结合可以提供土壤
阐述了淮北市非水利工程抗旱减灾措施,包括建立抗旱减灾信息系统、制定抗旱减灾预案、组建抗旱服务组织、建立抗旱物资储备制度、依法规范抗旱行为、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发展早地
庵里水库为县城3.50万人提供了生活水源,并为下游1.50万亩农田节灌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缓解城区供需水矛盾,增加保灌面积,减轻下游洪水威胁及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因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