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CT灌注实验研究

来源 :2005年上海首届肝癌综合介入诊疗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nak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分别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14只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时期的Wistar。雄性大鼠和14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动态的单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取得不同病变阶段肝实质的灌注参数,并与病理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CT大鼠肝脏灌注扫描的时间-密度灌注曲线合乎数据分析要求。自实验组肝炎到早期肝硬化时期,正常对照组的肝动脉血流(hepatic arterialflow HAF)呈轻度下降趋势,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以及肝血流量(blood flowBF)、肝血容积(blood volume BV)都有升高趋势;实验组HAF呈升高趋势,肝炎期、肝纤维化期和早期肝硬化期的平均HAF值分别为(0.33±0.23)%、(0.55±0.13)%、 (0.7±0.24)%;MTT 呈明显延长,三个病变阶段分别为(6.6±2.39)s、(11.41±3.92)s、(15.02±5.21)s;BV和BF都有下降,从肝炎期的(18.05±3.27)ml/100 g和(152.84±59.12)ml/100 g/min降为肝硬化期的(9.51±3.61)ml/100 g和(117.59±78.66)ml/100g/min。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不同时期的HAF和MTT、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阶段实验组间BV和B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和肝纤维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炎阶段相应灌注层面肝脏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肝细胞肿大;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阶段主要是窦隙毛细血管化、血管外Disse间隙胶原沉积、肝血窦受挤变窄。 结论: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能反映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一些血液动力学改变。动态的肝脏血流灌注参数改变应对肝脏弥漫性病变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Gd-BOPTA,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造影剂,它兼有传统细胞外间隙造影剂(ECS Agents)和肝脏特异性造影剂(Liver Specific Agents)的特点,被称为“双功能”造影剂。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
会议
目的:研究肝脏肿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的MRI表现,探讨MRI尤其是动态增强对评价肝脏肿瘤经TACE后信号特征及疗效的意义。 材
会议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临床就诊的巨大肝癌患者,大多数己失去手术机会,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本文就本院1987-2001年放射治疗巨大肝癌患者460例的疗效行回顾性分
会议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由于大部分患者伴有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不足,或有些患者一经发现已属中晚期等原因,实际适合手术切除者仅占临床所有肝癌的20%左右。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被认为是首选的姑息疗法,但是其远期疗效不理想,新近研究认为个体化方案综合治疗
会议
目的:探讨MR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 dimension-spoiledgradient recalledecho,3D-SPGR)冠状位快速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6例B超、CT未明确诊断的不
会议
本课程主要讲授徽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微处理器与存储器的连接、主板上的基本接口、专用接口、微处理器与各个接口芯片的连接和基本的汇编语言程序设
目前,在对原发性肝癌等富血供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工作中,化疗性栓塞是主要治疗手段。笔者构建了三氧化二砷PLGA生物可降解微球,希望一方面能栓塞肿瘤供血血管,切断肿瘤供养,一方面
会议
随着肝脏特异性MRI对比剂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查手段日益增多,各种对比剂都有其各自的检测和定性的优势,通过Magnevist(Gd-DTPA)动态增强及Resovist(SPIO)增强M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脏病变,对实验早期阶段(给药后1~12周)的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