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功能弥散成像对肝脏弥漫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05年上海首届肝癌综合介入诊疗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功能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脏病变,对实验早期阶段(给药后1~12周)的肝脏弥漫性改变进行动态的磁共振常规形态学成像(包括T1加权、T2加权、常规MR增强扫描)和功能弥散成像,并与病理及正常大鼠作对比研究。 结果:此阶段两组大鼠肝脏的常规形态MR对比无明显异常。DWI显示了实验组大鼠早期肝硬化的不均质性改变,表现为相应肝叶的片状信号增高。正常组各周间肝实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自第5周ADC值开始下降;当梯度因子(b)为300sec/mm2时,正常组与实验组间以及实验组内第10周与1和9各周间ADC值差异显著(p<0.05);b=600 sec/mm2和1000 sec/mm2时,自第6周正常组与实验组间以及实验组内第6周与1和5各周间ADC值变化即开始显示出明显差异(p<0.01)。病理研究显示实验组1~4周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是以肝细胞肿胀为主的肝炎阶段,5~8周表现为以肝实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肝纤维化,9~12周病变进展为肝硬化阶段,表现为实质内许多纤维分割不完整的增生结节形成。 结论:MR功能弥散成像较形态结构影像能更早的反映肝脏弥漫性病变;增大b值能提高DWI检测病变的敏感性;动态ADC值的测定有助于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和对病变进展以及对治疗反应的监测。
其他文献
江泽民主席在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上(1997年8月24日)指出,我们“在控烟工作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在广泛、深入进行宣传的同时,颁布了有利于保障健康、推动控烟工作的法规,并加强了控
Gd-BOPTA,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造影剂,它兼有传统细胞外间隙造影剂(ECS Agents)和肝脏特异性造影剂(Liver Specific Agents)的特点,被称为“双功能”造影剂。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
会议
目的:研究肝脏肿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的MRI表现,探讨MRI尤其是动态增强对评价肝脏肿瘤经TACE后信号特征及疗效的意义。 材
会议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临床就诊的巨大肝癌患者,大多数己失去手术机会,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本文就本院1987-2001年放射治疗巨大肝癌患者460例的疗效行回顾性分
会议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由于大部分患者伴有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不足,或有些患者一经发现已属中晚期等原因,实际适合手术切除者仅占临床所有肝癌的20%左右。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恶性肿瘤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被认为是首选的姑息疗法,但是其远期疗效不理想,新近研究认为个体化方案综合治疗
会议
目的:探讨MR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 dimension-spoiledgradient recalledecho,3D-SPGR)冠状位快速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6例B超、CT未明确诊断的不
会议
本课程主要讲授徽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微处理器与存储器的连接、主板上的基本接口、专用接口、微处理器与各个接口芯片的连接和基本的汇编语言程序设
目前,在对原发性肝癌等富血供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工作中,化疗性栓塞是主要治疗手段。笔者构建了三氧化二砷PLGA生物可降解微球,希望一方面能栓塞肿瘤供血血管,切断肿瘤供养,一方面
会议
随着肝脏特异性MRI对比剂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查手段日益增多,各种对比剂都有其各自的检测和定性的优势,通过Magnevist(Gd-DTPA)动态增强及Resovist(SPIO)增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