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技能对于学习者游戏设计活动的创造力及动机影响

来源 :第十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CT skills proficiency studying the learners’creative performance during game design activity. One hundred and four7th grad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game design project. The levels of ICT skill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high and low group. The creative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were evaluat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ticipants with high ICT skills reveal higher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than the low ICT skills group. The result reinforces the notation that the personality factors are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processes for the expression of creativity. The study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learners with higher levels of ICT skills apply and create what they have known for performing better in creative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simultaneously.
其他文献
多数研究指出使用扩增实境在教育上可提升学习者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利用悦趣式学习也是近年来新颖的教学方法,透过取得教学性与娱乐性的平衡,提升在游戏内所学的知识运用能力.本研究利用扩增实境技术结合悦趣式理念,设计一个交互式齿轮游戏,经由宜兰县科学节活动的观察,学童由游戏里可了解齿轮的科学概念外,亦呈现高度的参与兴趣.
In recent years,a great number of studies indicated thatmobile learning can help learners to make improvement for their learning performance.On the other hand,prior knowledge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
信息科技的发达与平板计算机的普及使行动学习成为一种学习趋势,因此每位学习者都有可能使用行动学习.然而,个别差异性存在于每位学习者之间,尤其近年来在数字学习环境中,认知风格的差异性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其可能会造成学习者在使用行动学习系统时出现不同的行为模式.针对此议题,本研究开发一个客制化行动学习系统,并用其执行实验.其从访谈内容与记录文件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显示:1.整体型学习者会「选择多个搜寻工具」并
A tablet PC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obile devices in the world now but there we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applying tablet PC to paper fol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before.So the aim of this study
科技应用于教学上是一种趋势,平板计算机进入课堂可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并降低教师教学负担.研究者以平板计算机为载具进行「两人共享一机」针对数学「一万以内的数加减」单元为主题的系统开发.此数学同侪出题系统命名为「你出我答」.以两位学生为一组同时进行操作,并且由系统自行分析学生出题及答题错误处.出题答题完毕后进行拟题活动,有疑义时请老师给予意见.实验参与者为中南部某国小三年级学生24人,该班学生教学后使用
本研究探讨小学三年级学生利用弹性分组策略完成行动辅助合作拼汉字游戏时,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行动辅助合作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之学习成效.在本系统中,学生一人一台手机,每人获系统分配一个汉字部件.个别学生可能扮演「邀请者」,应用自己和部分同侪的部件组成正确的汉字,并发出邀请给有关同侪要求组成小组―而后者的角色则是「受邀者」.透过社群意义协商,学生可建立起更高阶层的汉字结构认知(
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反思的过程,但究竟何种反思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较有帮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根据Zimmerman和Montgomery所提出的反思学习理论,针对学习操作型软件的特性,提出操作型软件反思学习策略理论模型,并探讨不同反思学习策略在操作型软件的学习成效,找出较有效的反思学习策略,应用在教学上,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实验人数共88人,分为控制组、个人反思实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新竹某小学三年级学生,以音乐课进行教学实验,针对「宝贝拍拍鼓」打击软件进行节奏测验,并以「学习态度量表」做为学习成效及态度之评量工具.实验前对学生的节奏能力进行前测,接着进行教学实验,实验过后施行后测,再随机抽样进行访谈,藉此了解学生在实验前后音乐打击节奏能力,及音乐学习态度上是否提升.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经过实验教学之后,在「打击节奏的能力」成就测验上有显着的进步,于学习态度的部分
本研究提出八种「常用逻辑句型」 针对强化国小学生对于中文句型的熟练度、提升学生句子应用的能力,设计教材内容主要让学生可以辨别不同句型和定义,并将句型应用在写作上的题目.本研究以国小三个四年级班级的学生共94人为研究对象,有两班是实验组,一班是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八个单元的教学实验,在教学前后实施句型前后测、ARCS动机问卷以及访谈,而对照组只有进行延后测的测验.结果发现前/后成绩与延后测有显着进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教育游戏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时间的碎片化趋势推动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教育游戏的萌芽.本文主要针对移动终端的德育游戏进行设计与开发,结合EDR理论,在德育游戏设计开发方面给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