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颈椎后路手术方法疗效的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微型支撑钢板和骨垫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形术中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和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2006年元月至2013年元月,我们共实施颈椎手术568例,其中单纯颈椎后路单开门成形术154例,2010年以前主要采用支撑钢板固定,之后主要采用骨垫支撑,颈椎后路支撑钢板固定66例,第3颈椎~第7颈椎40例,第2颈椎~第7颈椎6节段1例,常规第3颈椎~第7颈椎5节段40例,4节段11例,3节段8例,2节段6例;骨垫支撑88例,常规第3颈椎~第7颈椎5节段58例,4节段15例,3节段12例,2节段3例。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脊柱矢状位平衡对椎体成形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并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5例,患者按治疗类型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2组,手术组39例,保守组16例。
目的:对比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单边或双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101例行PLIF手术的L4-L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单边固定42例,双边固定59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5年。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影响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egeneration,ASD)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109例,其中男39例,女70例,年龄24~79岁,平均54岁。
[目的]分析后路单开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手术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总结手术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方法]自2008年3月~2014年12月,5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实施了后路单开门手术手术治疗,其中连续长节段型36例,短节段型12例,孤立型8例。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方法,探讨围手术期胰岛素应用的时间及方法。[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86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合并高血糖症,我们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法(MS)及胰岛素泵法(CS)控制血糖,前者是对轻度高血症患者使用,具体方法是每天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晚十时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根据前一天血糖水平决定胰岛素的使用量,后者适用于中重度高血糖患者,方法是用胰岛素泵连续静
[目的]分析胸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形成原因,探讨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方法]2006.12~2014.5,共发生脑脊液漏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16-80岁,平均60.3岁;损伤原因:椎管内肿瘤20例,骨折片伤13例,粘连撕裂6例,咬骨钳伤4例,椎弓根钉伤1例,椎间盘铰刀伤1例,髓核钳1例,不明原因1例.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外科医患纠纷产生背景,总结脊柱外科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医患纠纷有效方法。[方法]回顾脊柱外科医患纠纷,分析其中产生纠纷的可能原因。[结果]脊柱外科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术前漏诊、术中及术后未照片;术后医嘱不详细,患者未按医嘱或者无法按医嘱进行进一步治疗。
目的:总结探讨X线监视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与技巧。方法:2005年~2014年共完成椎弓根内固定手术785例,其中颈椎16例,胸椎203例,腰椎566例;腰椎滑脱不稳363例,骨折脱位263例,脊柱结核99例,脊柱后凸28例,脊柱侧凸20例,肿瘤切除12例,所有手术均在"C"形臂监视下完成手术,进钉点选择:颈椎要分离出椎弓根的上缘至椎弓根与椎体的结合部,确定椎弓根的轴线,在椎弓根轴线后延长线
[目的]:总结颈椎脊髓急性损伤的发生原因,探讨其早期处理方法及早期手术疗效分析.[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共接收颈椎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28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男67例,女61例,年龄29~81岁,平均56.23±4.56岁;受伤至就诊时间:0.5h~16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6例;平地跌伤46例;高处坠落30例;高空坠物6例,按摩伤5例,打伤3例,原因不明2例.损伤程度:全瘫
[目的]用核磁共振和三维CT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间孔狭窄的关系,探讨后路椎间孔减压、前路责任间隙融合内固定的具体方法,分析后路椎间孔减压前路融合治疗以第五神经根瘫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4年3月,采用后路椎间孔减压、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8例,年龄44~68岁,平均55.47±5.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