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系物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路径的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GC-MS的方法对萘酚、1-氨基-3,8-二磺酸萘、1-氨基-2-羟基-4-磺酸萘、3,8-二磺酸萘酚四种萘系物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产物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萘系污染物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路径.萘系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路径可用纵横交叉模式描述,即纵向的氧化开环降解反应和横向的偶合反应,萘系有机污染物及其带芳环的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都经过苯酚,并由其继续开环氧化降解.
其他文献
采用超临界CO萃取佛手挥发油.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夹带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萃取佛手挥发油的适宜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1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5hr时,萃取率达11.6﹪.
采用处理量为1.0kg/hr的三段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以正戊烷为溶剂萃取石油渣油,研究了操作条件对萃取物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对萃余相进行RESS,测量了得到的沥青颗粒粒径分布,表观形态和堆积密度随操作压力变化的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沥青颗粒的结构形态.
以CuO/γ-AlO和MnO/γ-AlO为催化剂,HO为氧化剂,进行了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偏二甲肼研究.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延长,偏二甲肼的去除率提高.在24~26MPa、400~450℃条件下,数秒钟内COD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证明了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高效性、催化剂CuO/γ-AlO的催化效果优于MnO/γ-AlO.
采用超临界CO萃取辛夷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
我们分别用稳态荧光、时间分辨荧光研究了两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核糖核酸酶A)在CO膨胀的反胶速溶液中微环境的变化.加入CO后,核糖核酸酶A从水核中移动到了胶束的界面上,而细胞色素C则在界面上保持不动.
本文通过微乳液法合成PVP保护的普鲁士蓝纳米复合物,然后用CO抗溶剂法回收微乳液中形成的普鲁士蓝纳米复合物.并且采用TEM,XRD,FTIR等手段对所得的纳米复合物进行表征.通过控制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可以复到不同尺寸的纳米复合物.
本文通过不同压力、温度、时间条件试验,确定了CO超临界流体萃取烃源岩中的烃类方法,并与索氏法氯仿萃取及烃类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其烃类分析可替代传统萃取方法,并发现超临界萃取法对计算烃产率方面更具实用性.
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微电子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光刻保护剂剥离、金属薄膜沉积、纳微结构的干燥、薄层涂覆、纳微尺寸显影,低/超低介电膜制造、硅片表面硅烷化和干法刻蚀等方面.超临界二氧化碳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对环境的友好性,为微电子加工过程提供了技术和环境双赢的新平台.
对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化工领域中超临界流体技术进展,包括热力学基础-相行为和相平衡及传递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应用,超临界流体制备催化剂,超临界流体中的化学反应等进行了综述.
本文利用气体抗溶剂法对乙基纤维素空白微粒和阿莫西林-乙基纤维素-卡波谱缓释、黏附微粒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微粒粒径、药物载药量和溶出度随溶液的浓度和微粒生成釜温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