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PASTA损伤的三种修复方式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冈上肌PASTA损伤的三种修复方式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冈上肌PASTA损伤患者55例,A组:损伤累及冈上肌厚度>1/2全层25例,采用将损伤变为全层损伤,再行双排修复;累及冈上肌厚度<1/2全层30例,采用带线铆钉经腱缝合20例为B组,采用肩胛下肌缝线收紧10例C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Constant-Murley 评分. 结果: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前后Constant-Murley 评分平均值:A组42/90,B组45/92,C组47/91,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 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优良率为A组20/25, B组15/20, C组4/1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出血病变早期治疗及术后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经黑龙江省医院临床证实的5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西门子公司炫速双源CT,通过静脉注射优维显进行能量扫描。结果 利用双能量技术对脑出血病患扫描能及早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及早诊断术后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临床价值较高。结论 脑出血术后病患能更早更准确的区分是否有新鲜出血,为临床提供准确科学依据。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对成人鼻咽部,特别是咽隐窝正常影像解剖及信号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西门子Verio 3.0T 磁共振对100例无鼻咽疾患的成人进行鼻咽部扫描;常规行T1轴位和矢状位扫描,T2压脂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30例还进行了T1增强扫描,对咽隐窝形态及鼻咽部粘膜信号进行观察,对鼻咽部粘膜厚度、轴位双侧咽隐窝深度、轴位双侧咽隐窝角度进行测量统计.
目的 探讨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 46例冠心病患者同时行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对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结果 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5%、阳性预测值87%、阴性预测值98%,完全可以成为无创的冠状动脉显示检查方式。结论 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更精确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肘关节髁上骨折石膏固定后,如何投照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方法 使用柯达DR7500,投照条件,50kvp,3.2mas.由于小儿肘关节石膏固定后成90°角,在正位投照时,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放平.选取100例肘关节髁上骨折患儿,分两组,每组50例,一组在正位投照时采用半坐位投照,使尺桡骨与台面成45°角,中心线垂直入射肘关节.另一组采用肱骨紧贴台面,中心线垂直入射肱骨内外上髁中心.结果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病变在炫速双源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率。方法 对79例腰椎间盘病变部位行炫速双源CT扫描(其中14例先行椎管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矢状重建及轴位重建。结果 对腰椎、骶椎共79例病变部位行矢状重建,其中腰间盘膨出31例,腰间盘突出44例,正常4例。炫速双源CT三维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立体显示腰椎的整体形态;矢状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类似MR的图像,纵向
目的 探讨被误认为淋巴结肿大的右肺门心包隐窝“鞘袖”积液的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1至2016,5胸部CT增强检查后报告有右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讨论确认其中含有右肺门上部(右上肺动脉)及下部(右下肺静脉)心包隐窝“鞘袖”积液的病例.诊断标准:右肺门液性区域、无强化、无占位效应及浸润表现.统计单纯积液而无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数、积液合并淋巴结肿大病例数、合并心包其他隐窝积液病例数.分析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amide proton transfer(APT)imaging derived from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high grade glioma(HGG)and
肺癌脑转移患者头颅增强扫描序列常规是SE-T1WI,但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指出FLAIR图像具有弱T1加权效应,钆喷酸葡胺(Gd-DTPA)的增强作用在FLAIR图像上也很明显。本研究通过增强后T1WI和FLAIR成像的比较,探讨增强后FLAIR在肺癌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肺癌患者脑转移瘤的检测意义重大,它直接影响肺癌的分期和预后。因此准确的诊断脑转移瘤的数目、位置和大小对患者制定治疗策略和方案具有重
Outline: ·Challenges with Imaging the Spinal Cord·Small Size of Cord–low spatial resolution/low SNR,CSF partial volume · B0-Inhomogeneity of surrounding bony structures · Chemical Shift(Vertebral Body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病灶的数目、部位、形态、边界、密度、邻近结构关系及强化方式.结果 18例患者共24个病灶,单发14例(77.8.%),多发4例(22.2%)共10个病灶;23个病灶(95.8%)位于腮腺浅叶,1个病灶呈跨叶生长;22个病灶(91.7%)位于腮腺后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