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东部暖季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环境物理量统计特征

来源 :201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大气的水汽、不稳定和辐合抬升是短时强降水预报的关键.通过时空匹配2002-2009年5月1日至9月30日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和NCEP一天四次的FNL分析资料,得到了1573370、355346和11401个无降水、普通降水和短时强降水样本,给出了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不同物理量的必要条件和近似充分条件.28mm的PWAT(整层可降水量)是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必要条件,PWAT越大越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出现,超过59mm的PWAT接近于短时强降水出现的充分条件.表征大气热力稳定性的物理量中,BLI(最优抬升指数)对短时强降水的指示意义最好,其次是K指数,75%的短时强降水出现在BLI低于-0.9℃时,当BLI高于2.6℃时,可以不考虑短时强降水的出现.28.1℃的K指数值是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必要条件.BCAPE(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在降水强度判别中的效果并不显著.约75%的短时强降水出现在散度负值区,但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降水强度的指示作用不显著.
其他文献
美国东海岸地区是世界上气象海啸事件频发地区之一,这种由气象扰动产生的长周期波浪与近岸地形相互作用会激发长周期水波共振,威胁船舶航行与停泊安全,引发近岸地区灾害事件.本文利用美国Nantucket岛实测水位数据分析了2012年6月、2013年4月和6月三次气象海啸在Nantucket岛周围及其港内引发的长周期水波共振特征.结果表明,当地波浪能量主要集中于周期为16,21,26,37,47,66和12
运用FVCOM数值模式,研究象山港潮滩减少对其潮汐的影响机理.潮位和潮流流速的观测数据表明,该数值模型能很好地再现港内的潮位、潮流结构,可用于研究潮滩变化对潮汐的影响.数值模型结果显示,港区内潮汐不对称现象明显;外湾为涨潮占优,内湾为落潮占优.假设潮滩填为陆地后,湾内潮位略有升高,从湾口到湾顶潮位变幅逐渐增大.港内潮流流速减小,湾中部流速变幅最大.M2分潮振幅在湾口略有增加,在湾顶略有减小.M4分
为了描述潮流泥沙的运动形式,将三维水动力泥沙模型基于深度平均,合理地简化为二维水动力泥沙耦合模型.水动力模块基于二维浅水方程求解,包括了连续方程、运动方程等,而泥沙输移模块则是基于水动力模块进行对流-扩散的计算.本文针对芝罘湾北航道的疏浚整治工程,采用大小模型之间嵌套加密的方法,建立了大到整个渤海湾,小到芝罘湾的二维水动力泥沙耦合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该区域的潮流分布特征,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
潮流能因其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能获取方式,得到广泛重视.我国潮流能资源丰富,近年来,关于潮流能资源估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估算研究的范围只针对局部区域,且计算结果多为理论蕴藏量,对潮流能资源的开发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潮流能资源估算方法,从潮流能理论出发,加以推导得到适合我国近岸的潮流能可开发量的计算方法,并对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的潮流能资源可
依据现场观测资料及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初步分析了长江口南北槽横向水沙交换特性及规律,表明:①长江口南北槽横向单宽潮通量和单宽净输沙量沿纵向变化均表现出显著的"峰"、"谷"特征,其中九段沙串沟、江亚南沙串沟以及九段沙下沙体东侧大范围的低滩区域水沙运动强度大,而九段沙上、下沙体存在大量植被的区域附近水沙运动强度明显减弱;②在单宽潮通量和单宽净输沙量"峰"值区,往北槽方向的水沙运动量占据显著优势,而在单
近年来通州沙沙体左缘南、北向窜沟总体呈发展态势.为了更好地促使通州沙河段形成双分汉优良河势,利用潮流泥沙物理模型开展了窜沟限流方案论证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了不同工程方案实施后的整治效果及其对河势、深水航道、临近涉水工程等影响,从沙体守护效果、工程实施引起的河床冲淤变化等角度综合比选了各个工程方案整治效果.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决策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利用等熵位涡理论对2013年严重影响华南的"尤特"台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尤特"活动期间,其环流中心上空高层有随台风移动的高位涡大值中心下传,且高层位涡下传的强弱与下传区相对台风的位置与台风强度和移向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台风一般沿着其上空等熵位涡分布图的长轴方向移动,高层位涡增加后,台风中心气压下降,强度加强.高层高位涡的下传,导致动力对流层顶下降,在高位涡异常区前方低层激发气旋性环流
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影响湖南的两次相似路径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尤特"台风暴雨直接由台风环流引起,是典型的台风暴雨过程,其降水属于锋前暖区降水,而"天兔"台风暴雨由台风低压倒槽与西风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引起,是典型的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台风系统外围远距离暴雨过程,其降水属于锋面降水.大气环流的调整、台风自身风场的不对称结构以及地形的影响是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降水作为全球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带与亚热带水汽输送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的研究大多关注全球不同区域的TC降水分布、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频次变化等特征,或只关注热带海洋地区降水的日变化特点,对TC降水的日变化特征还未详细研究.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
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三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进行了分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西南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584dagpm线位置、低层冷暖切变结合区、低层温度平流0线位置的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北风气流为主,峡谷入口处南侧迎风坡抬升作用强,地面能量场上易形成Ω型高能中心;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天气尺度系统明显,低层冷切尾部辐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