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精准治疗的相关靶点及其药物研究进展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以上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2015年肝癌的发病人数约46.61万,死亡人数约42.2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全球的50%以上,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需要接受系统治疗(主要包括靶向药物、细胞毒药物、免疫靶向药物等),以达到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肝细胞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病因复杂,其发生、发展涉及肿瘤形成的多个通路,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驱动基因,因此研发对肝癌有效的靶向药物异常艰难.现将主要靶点及相关药物进行介绍.
其他文献
胆道系统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s,BTC)年发病率各地区差异较大,全球发病率为(1~2)/10万,而中国为(4~5)/10万,5年生存率在5%以下,总体预后极差.手术作为唯一的潜在治愈手段,只有10%的病人确诊时有机会.对于晚期BTC,GC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一线标准治疗,但生存获益有限,NG方案(纳米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既往有荟萃分析显示辅助化疗对
肿瘤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常规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但这些传统治疗手段的效果已达到瓶颈,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尽管免疫治疗在泌尿系统肿瘤治疗中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但是最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已经发现新型免疫治疗在泌尿系统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价值.以肿瘤疫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显著提升了进展期泌
免疫治疗经过多年的探索与临床试验,已经在黑色素瘤、霍杰金氏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等多个肿瘤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目前,以抗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已经批准用于肺癌临床的二线、一线治疗.最近的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抗PD-1、PD-L1单抗或联合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领域全面超过传统的标准化疗,将全面、彻底地改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格局.本文就最新的可能影响肺癌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三位,占据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出现年轻化趋势.因此,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等综合措施,对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随着新一代测序、基因表达谱、表观基因组以及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人们对结直肠癌在分子水平的认识逐步深入.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对肿瘤分
近十余年来,肿瘤的靶点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在临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在EGFR、ALK、ROS1、NTRK1/2/3、HER2、RET等靶点变异型肺癌领域建立了精准诊疗方案;另一方面,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颠覆了传统的化疗模式,少数PD-1/PD-L1通路抑制剂也逐步成为治疗标准.免疫治疗焦点从肿瘤本身转移至宿主的免疫系统,通过驱动免疫细胞识别并最终清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
近年来,液体活检的概念受到了肿瘤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组织活检,液体活检的主要优势是创伤较小,患者容易接受,因此非常方便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而且在液体状态下,各种肿瘤来源的成分会相对均一,更容易从整体的角度反映肿瘤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异质性.目前,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前景包括:癌症的早期筛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实时监测疗效和耐药;判断转移风险;指导研发新的靶向药物;认识和了解肿瘤的异质性等.重点
本文综述了在NSCLC中靶向治疗出现耐药的相关机制。靶向耐药的机制主要分为两类,靶点耐药和非靶点耐药。靶点耐药发生在靶向药物作用的基因出现耐药改变时,药物对靶点的抑制活性被解除。非靶点耐药即通过直接激活的靶点下游信号通路或是激活的旁路途径导致的耐药。
随着HER2检测的深入开展,许多新问题日益显现.例如HER2检测的适应证,17号染色体倍体数和FISH检测的探针选择,HER2检测指标的新维度,HER2判读中的问题,人工智能对HER2判读的辅助作用,等等.结合2018版《乳腺癌HER2检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专项更新》(表1,表2)展开相应讨论.
基于结直肠癌中西医配合的临床研究现状,中医药在其临床综合疗效中实有一定优势。那么,在结直肠癌发病及恶性演进过程中,中医药是如何干涉肠癌进展的?总的来说,中医药主要通过两种研究模式发挥延缓肠癌进展的作用:“抗肿瘤新药研发模式”和“中医元素参与的肿瘤恶性演进研究模式”。“抗肿瘤新药研发模式”主要为常用中草药经验复方、中草药有效组分对肿瘤进程影响的机制研究,现有的新近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及其有效组分可通过
近年来,以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快速冲击着每一个行业.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革新,都深刻影响着每个领域,对社会的原有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医疗直接关系到民生的健康福祉,也是改革的重要领域,多种模式和技术均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互联网医疗,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网上看病",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