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及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2015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i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先天性或适应性免疫反应修饰脂蛋白及血管壁损伤的免疫应答驱动的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驱动的辅助性T-1或调节性T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最近,表达细胞因子IL-17的辅助型T细胞17,已经证明了其在宿主粘膜上使其免受微生物和真菌病原体起到关键作用。持续产生的IL-17在炎症环境中已经被证明了与多种自身免疫性或炎症疾病有关。然而,在一些疾病的指标中也显现出调节和保护作用。众多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显示出IL-17和Th-17细胞在疾病的发展及板块的固定过程中有着矛盾的结果。同样有研究指出,IL-17在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重构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现有的证据和可能的联系机制这一途径,动脉硬化,以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17-靶细胞因子治疗的风险和益处。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二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两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
  近年来随着脑灌注检查被广泛应用用于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痴呆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工作中对脑灌注检查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方法被应用于脑灌注检查.本文对这
会议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为重要的病变基础,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栓子阻塞血管,直接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事件。近年来研究发现,妊娠相关蛋白A可作为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
  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是中枢神经系统隐匿性血管畸形的一种,临床上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两大类。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半球的器质性损伤引起对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在1个或多个方面的失调。其病态语言过程,是临床评估失语症类型、预后、制定
  文章对风气、伤寒卒病等的涵义作了溯本求源的论述。认为仲景"风气"并称,非为凑足音节,乃因风即是气,气即是风。而风有正风邪风,气有正气邪气,人之所赖乃天地之正风,人之所病乃
  Sneddon's综合征(SS)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由Champion等在1960年首次描述,1965年Ian Bruce Sneddon命名,报道了6例有广泛的皮肤网状青斑、神经系统症状、动脉性高血压和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