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全球地震地理分区在国内地名检索中的推广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Ⅲ级分区宜以F-E分区表(1995年版)为基础,结合中国县级行政区划及相关标准进行。宜以县级行政区划边界作为F-E分区边界;对于跨多个Ⅱ级F-E分区的同一县级行政区划,宜分在不同F-E分区内。每一个分区都应有各自的名称和代码。分区名称应采用《DB/T58地震名称确定规则》第5章“震中地名确定”的规定。分区代码应由F-E分区(1995年版)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省级代码字母码和县级代码数字码三部分组成,中间以连字符(-)连接。例如:名为“四川九寨沟”的Ⅲ级F-E地震地理分区的分区代码为322-SC-513225,其边界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的行政边界。这样的改进方案有效地将地名检索的国际惯例与国内需求结合了起来。并可灵活地根据所用边界数据对地名检索精度加以调整和更新。
其他文献
开元对接团队系统工程实践与协同二组持续以车联网在途定位导航与地球物理信息云计算处理线程及面向工业4.0的多维智能在线"互联网+量子(或专用)传输系统"为例,通过2012年首届物流工程国际会议"移动物联网+智能运输"技术预见及后续过程验证,紧密跟随我国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简称"北斗")应用对接的5G态6D多维单链
交切法是经典的地震定位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震源轨迹确定震中或震源位置,具有稳健、直观的优点,在地震台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速度结构复杂时,震源轨迹难以表示成解析形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复杂速度模型中震源轨迹的方法:选取部分模型单元节点作为震源轨迹代表点,以绝对残差较小的连通区域内绝对残差最小的点为初始点,在绝对残差场中用射线追踪方法计算地震波从初始点至同一连通区域内代表点的射线路
2013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财政部联合批复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开启了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研制工作。2017年,作为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首颗业务卫星,电磁监测02卫星论证工作启动。卫星基本沿用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方案,优化了高能粒子探测能力,增加电离层光度计和中性大气探测仪增强对电离层和中性大气结构的探测能力。2016年,根据国防科工局的安排,重力卫星启动了关键技术攻关,按照计划,重力卫星
地球自由振荡是指地球局部受到某种因素激发时,地球整体产生的连续振动,如在受到大地震、火山爆发或地下核爆炸的激发后,会发生整体的振动,并能持续一段时间.利用大地震产生的地球的自由振荡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还可以反推地震的震源破裂参数,以及搜索慢地震、静地震的发震位置和时间等,从而对不同地震的特征进行研究.因此提取地球自由振荡振型信息在地球物理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未对观测数据进行
地磁场Sq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变化.本文利用北京地区的北京台(BJI)和北京十三陵台(BMT)的地磁场X﹑Y和Z分量时均值数据,研究了1960年至2013年期间该地区地磁场Sq强度的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BJI台和BMT台的地磁场Sq不仅变幅相近,而且具有一致的地方时变化、季节变化、太阳活动周变化和长期变化.
在地震学中,一般认为深井布站是减小观测噪声的一种有效途径.一些研究也证实,随着布站深度的增加,地面干扰尤其是高频干扰的影响会相应减小,然而不同台站,其变化程度是不一样的.此外,当事件信号到达台站时,较深处的地震计接收到的反射波能量会衰减得较多,导致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波幅值减小,结合噪声数据的变化,是否会获得更好的信噪比检测结果不得而知.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筛选出的CPUP台站和LPAZ台站进行,通
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中国天文学界在2002年提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0)的设想.2002年China-V0成为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成员.China-V0的重点研发领域包括中国虚拟天文台系统平台的开发、国内外天文研究资源的统一访问、支持v0的项目与观测设施、基于v0的天文研究示范和基于V0的天文科普教育等几个方面.中国虚拟天文台自提出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应用型研究计划,目标是在天文学和信息
近年来,随着地震勘探领域逐步扩大、勘探深度不断加深、勘探环境日趋复杂,噪声也随之显著增加,并变得更加复杂,这将阻碍高精度地震勘探的实现.因此,显著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成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任务.传统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因此,开发更有效的新技术迫在眉睫.事实上,地震随机噪声是地震数据中最常见的噪声类型,它渗透整个时间域,严重扭曲和干扰有效的地震信号.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呈现了不
本文在传统模拟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基础上,通过改进传感器机械结构、并在其内部嵌入高精度采集器而设计了一款网络化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针对传感器中三通道模数转换要求完全同步、高分辨率、高采样率等技术难点,选用三片高精度ADS1282模数转换器以相同的驱动信号设计实现三通道同步模数转换;采用高精度线性电源芯片以彼此独立并隔离的设计技术提供多种模拟电源,实现低干扰、高分辨率的模数转换:采用ARM微处理
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间,国家测震台网中心牵头完成了测震台网应急数据产品产出工作体系的建设.新一代测震台网应急数据产品产出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相关方案和标准的要求,在对应急数据产品加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应急产出工作,以“随产随出”为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数据资源和国家中心系统资源,对新一代系统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和开发,实现国家中心数据产品的产出自动化、管理科学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