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目标约束下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步研究--基于2009年7月首批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9年7月的首批农户问卷调查,课题组认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扩宽工作思路,不仅要持续进行环保宣传,而且要推动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绿色产品”认证工作;需要通过农业合作组织推广因地制宜而又效益良好的特色农业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规模经济,进行企业化经营,融入市场,将农业生产转换为质量型和环保型,并在产业链条上扩散农村劳动力,解决流域内农户力量弱小、资源匮乏、土地紧张、劳力过剩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生态-经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应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洱海流域乃至“1+6”滇西城市圈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将农民导向转型产业群、衍生产业群和其他产业群,以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作者对四湖地区的湿地保护、及其上区的长湖水环境长期调查研究,分析了长湖的水域面积及部分水域失去饮水水源地功能的历史变迁,分析了长湖水环境现状,引起长湖水环境变化的污染物的主要构成及来源,提出了岸边建立生态隔离带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用净化槽处理散居农户的生活下水来减少人湖负荷,湖内建立生态渔业和修复水生植被体系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等有效措施,通过正在实施的引江济汉工程对长湖水源补充来达到恢复全
近年来,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兴建了许多人工景观湖。由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湖区水力坡度小、水动力不足,致使有些人工景观湖经过短暂运行后,水质发生恶变。因此,开展人工景观湖水动力分析和水质预测很有必要。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了人工湖糙率、水流的涡粘系数和扩散系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地表水模拟软件SMS对人工景观湖在引水冲污时的水动力场和浓度场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可以预测引
城市湖泊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蓄水、防洪、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导致许多城市湖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生态危机。为了保护城市湖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城市化发展给湖泊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保护方案,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系统协调城市规划、政府管理、经济开发、民众参与等诸多领域,给城市湖泊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社会功能。
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之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主要肇事者是企业,因此,企业环境责任制度也开始被各界有关人士关注。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企业环境责任制度对中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启示,并从中找出我们与国外先进的政策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需要改善的方面和努力的方向。
从群落内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养分输出三个方面,对滇中桉树人工林与邻近区域群落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的径流产生量与土壤侵蚀最、养分流失量成正比,土壤侵蚀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桉树林,滇中所属不同群落土壤侵蚀属于微度侵蚀,常绿阔叶林林是该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养分流失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桉树林,三种群落每年直接养分流失的直接生态效益损失为
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长期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对河南省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性,客观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农田的环境污染风险。方法:以洱海流域北部7个乡、镇的26个村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调研、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比较了洱海流域10余种主要种植模式的施肥量、作物养分吸收量、土壤氮磷残留量和农田尾水氮磷含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氮磷流失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常年菜地、大蒜-水稻轮作两种种植模式的氮磷肥料用量、土壤氮磷残留量,远高于其
以红壤和水滑石为吸附剂,研究和分析了其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特征,并探讨了温度和pH等因素对吸附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滑石和红壤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吻合,30℃时红壤和水滑石对磷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1.6mg/g和6.1mg/g;当初始磷浓度小于100mg/L时,红壤12 h内吸附量达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水滑石在30min内可达吸附平衡,除磷率高达9
目前,湖泊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配的方法在公平、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符利益相关者无法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负荷削减。尽管美国环境保护总署提出的Total Maximum Daily Loads(TMDL)为湖泊流域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提供了指导思想,但并没有提供详细的分配方法及实施过程。因此,在湖泊流域污染负荷具体分配的过程中,决策者无法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水污染负荷分配,难以在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利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通航及旅游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安全遭到威胁,影响到南四湖流域的长远发展。将南四湖资源利用纳入循环经济系统之中,更加合理地进行开发、保护,已成为关系到南四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基于流域开发实践的研究,结合其它湖泊开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