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子结构在正面偏置碰撞中变形时序研究

来源 :2014第十七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保险杠子结构在汽车正面40%偏置碰撞中不仅需要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能量,还要将一部分力传递到非碰撞侧,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本文基于某款车型的整车正面40%偏置碰撞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前保险杠子结构独立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蜂窝铝壁障、前保横梁和吸能盒三者的变形顺序,分析了不同变形时序对该子结构变形模式、能量吸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更有利于提高前保险杠子结构耐撞性能的变形时序. 当前保横梁塑性铰产生的时间比吸能盒变形的时间早,则前保横梁在前期X方向上的位移会大于吸能盒,从而产生较大的侧向力,吸能盒容易弯曲倒塌,而最终前保横梁呈“V”型; 当前保横梁和吸能盒同时变形,但先于蜂窝铝变形,则在前期前保横梁和吸能盒一起产生位移,不会对吸能盒的变形模式产生影响,但在后期吸能盒变形完毕,前保横梁继续弯曲,最终还是呈“V”型; 当前保横梁和吸能盒同时变形,并后于蜂窝铝变形,则前保横梁的变形不会对吸能盒产生侧向力,有利于吸能盒发生轴向压溃的变形模式,提高前保险杠子结构的耐撞性能,在该变形时序下,前保横梁最终呈比“V”型状态更好的“阶梯”型状态,因为“V”型状态的前保横梁容易折断,并且对水箱等零部件造成更多的侵入。
其他文献
  Increasingly stringent demands worldwide to improve fuel economy and reduce tailpipe emissions are leading to the clear need to reduce vehicle weight,with t
会议
设计了一个基于视觉信号的提示性碰撞预警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向驾驶员提供车辆周围的危险方位和危险程度的信息,辅助驾驶员安全行驶.设计了基于驾驶模拟器的人机交互界面测试
微型机动车正在成为一种能够真正替代城市乘用车的车型。然而,这种车辆所满足的法规并不包括碰撞测试。因此,L7e车种并没有配备安全系统,导致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出现对车内乘员严
  Thin-walled tubes are widely used in vehicle structures.Axial folding of thin-walled tubes is proved to have advantages in energy absorption.The traditional
通过分析防撞梁在三种常见整车碰撞工况中所起的作用,建立了防撞梁静压、低速碰撞、正面碰撞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防撞梁零部件性能分析的实验设计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
本文针对以HDPE(高密度聚乙烯)为主料的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拉伸实验,获取并对比了多层塑料燃油箱与单层HDPE燃油箱的相关材料力学性能.此外,本文利用
建立了整车侧碰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整车试验进行结构对标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利用LS-DYNA中的SUB_MODEL功能,在整车模型基础上裁剪出子结构模型,进行乘员伤害值和试验的对标.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整车运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根据实车参数建立合理的转向系统机构,开闭件系统等运动机构并对其进行分析,获得各子系统中部件间的相对位移与应力变化情
为了有效阻挡小车下钻到大车尾部,设计了一款由支撑横杆、主副支架、阻挡梁构成的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通过主副支架在支撑横杆上的缠绕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主副支架均斜向后安
为了方便对吸能盒进行研究,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可替代整车40%偏置碰撞的吸能盒子模型,并从吸能盒的压溃模式和能量吸收两个方面验证了子模型的可靠性.在子模型的研究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