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Mirdita蛇绿岩带Skenderbeu铬铁矿中金刚石起源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e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在中国西藏和俄罗斯极地乌拉尔等地的蛇绿岩中新发现了金刚石等深部矿物,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金刚石产出类型,即蛇绿岩型金刚石(Yangetal.,2015).新发现暗示蛇绿岩型地幔残片很可能是继金伯利岩之后,又一个能够携带大量深部地幔矿物至地表的载体.新发现使得蛇绿岩型铬铁矿的成因,尤其金刚石等深部矿物的成因和深部地幔作用,成为板块构造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新的前沿性科学问题.目前,已在全球5个缝合带的10个蛇绿岩中发现了蛇绿岩型金刚石,然而,对于新特提斯蛇绿岩带,多数蛇绿岩型金刚石的发现位于该带东端,对该带西端的蛇绿岩研究甚少.因此选择了新特提斯蛇绿岩带西端的阿尔巴尼亚Mirdita蛇绿岩中Skenderbeu橄榄岩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
其他文献
依托新疆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项目对东天山近年来的锆石U-Pb数据进行了重新甄别,并基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结合地球化学数据特征对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侵入岩浆序列划分为早石炭世碰撞前钙碱性花岗岩序列、晚石炭后碰撞正长花岗岩序列、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碰撞后伸展镁铁-超镁铁岩序列和中生代板内伸展环境酸性花岗岩侵入序列。
本文的立足点在于通过对博罗科努带东段可可乃克沟一带典型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分析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结合最新年代学成果及天山区域地质演化史,探讨其构造演化,为确立北天山洋的俯冲时限提供依据。
扬子克拉通北缘分布一条古生代碱性岩带,其成因与形成的构造背景是南秦岭古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研究内容.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于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认为其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分支勉略洋开启的产物(Dong et al.,2011,Wu and Zheng,2013);有的认为其与弧后伸展有关(马昌前等,2006;王宗起等,2009);有的认为与地幔柱有关(张成
阿尔金中部出露的阿尔金岩群,主要由变质表壳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组成,而花岗质片麻岩实际上是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帕夏拉依档-亚干布阳-环形山一带。本文对亚干布阳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研究。
新太古代是大陆克拉通固化、成形及陆壳生长的重要时期.扬子克拉通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前寒武纪块体之一,了解扬子陆核早期形成与构造演化对充分认识中国大陆地壳组成、构造格局演变乃至全球前寒武纪构造过程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比区域上广泛出露的3.0-2.9GaTTG岩浆作用,目前关于该区新太古代(2.7-2.6Ga)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等均未获得较好约束,阻碍了对扬子陆核该时期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
本文以天池火山造锥阶段不同喷发产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熔体包裹体成分研究.利用LA-ICP-MS测试技术,对粗面岩橄榄石斑晶中熔体包裹体、碱流岩橄榄石斑晶中熔体包裹体和浮岩辉石斑晶中熔体包裹体进行了微量元素成分测定,并对比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熔体包裹体成分特征与其寄主岩一致,显示出分异演化的特点;并且,结合全岩分析查明了天池火山岩浆演化向富铁的方向进行;玄武岩
福建东洋金矿位于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南部的闽中金银成矿区,区内火山岩分布广泛,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属环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与中侏罗世次流纹斑岩岩脉关系密切.文中通过地球化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等方法研究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物源及成岩-构造背景等,结合中生代中国东南部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岩浆侵出过程以及与成矿的联系.
阿尔金造山带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造山带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是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复合造山带.近年来,北阿尔金地区蛇绿岩、高压变质岩、以及俯冲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的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北阿尔西段地区出露有大量中酸性侵入岩,为探讨西段地区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形成环境以及区内岩浆活动特点.本文对西段地区的正长花岗和闪长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的
扬子板块西缘沿康滇裂谷广泛分布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同时也分布着一些小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以及基性岩墙,前人已对其中的一些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如杜利林等,2006;郭春丽等,2007;郭建强等,1998),李献华等,2001)).对于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存在不同的观点(如Li et al,2002;Zhou et al,2002;李献华等,2001),周新民,2003).研究
豆荚状铬铁矿按其矿物化学组分分为高铝型(Cr#值为20-60)和高铬型(Cr#值为60-80)两类,在全球已报道的豆荚状铬铁矿中普遍为在一岩体内只存一种类型的矿体,而在同一岩体内发现两种类型的铬铁矿体较少见.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岩体中首次发现同时存在高铬型和高铝型铬铁矿,岩体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火山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在方辉橄榄岩中发现7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