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铝锌脱锌缺陷分析

来源 :四川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镀铝锌产品在用户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脱锌.本文对加工脱锌缺陷进行了微观形貌和能谱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脱锌缺陷产生原因可分为三类:基板组织异常、镀层厚度异常增加、基板表面氧化或残碳.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脱锌缺陷发生的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为研究生物重油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将生物重油掺入经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老化的7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制备生物重油再生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研究了沥青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生物重油的掺入提高了老化沥青的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能力和黏性比例,降低了高温抗车辙性能;低频加载易使沥青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变形;生物重油对70#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优于老化SBS改性沥青;建议生物重油掺量宜为4%,该掺量下再生沥青的性能可恢复至原样沥青.
为研究冷轧铝工作区的混合润滑特性,基于平均流量理论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冷轧铝工作区混合润滑模型,并通过相关文献的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不同轧制速度、润滑油黏度以及前后张应力条件下对整个工作区内的润滑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轧制工艺参数对油膜厚度、接触面积比以及应力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轧制压力有一定程度下降,接触面积比会下降以及油膜厚度会增加;较高黏度的润滑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轧制界面摩擦力及轧制力,润滑剂黏度越大,油膜压力越大;施加前后张应力对摩擦力的影响不显著,只会降低施加侧的轧制力.
口腔摩擦学是食品口感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模拟口腔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真实口腔表面亲水性的差异,对PDMS表面进行紫外臭氧辐照(UVO)处理,研究PDMS表面改性的效果及对牛奶润滑特性评估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量仪、XPS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表征了PDMS表面宏观亲水性、表面微观化学成分、表面形貌,采用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估不同脂肪含量牛奶的润滑特性,并分析PDMS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牛奶润滑特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DMS表面UVO处理1和4h,接触角由110°分别降至82°和60°,PDM
工业纯铁M6材料的成分要求碳含量在0.01%以下,在炼钢工序采用RH精炼真空吹氧脱破工艺,成功生产了合格的Φ6.5 mm规格超低碳工业纯铁线材.RH脱碳工艺的真空压力为67 Pa时真空处理时间为15±2 min,驱动气体前期调节为50±5 m3/h,中期待平稳后调节到100±10 m3/h、补氧强制脱碳的供氧强调为0.18~0.20 m3·t-1·min-1.成品检验结果为平均w[C]为39×10-4%、导电率为16.29%,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气浮主轴承载能力和刚度作为衡量气浮主轴性能的关键指标,受到节流方式的直接影响,而目前节流孔轴向布置方式对孔式节流静压气体轴承支承性能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为研究节流孔轴向布置方式对静压气体轴承特性的影响,设计两排孔、中部排气式四排孔、中部不排气式四排孔3种典型的节流孔轴向布置方式,基于雷诺方程建立静压气体轴颈轴承气膜力数学模型,分析轴芯转速、节流孔轴向布置方式对轴承承载力与刚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低速阶段,中部排气式四排孔结构轴承的承载力和刚度最大,适合低速重载工况;在高速
面对愈发复杂的战场环境和任务需求,空中作战从单机、近距的模式不断向远程、多机协同的模式发展,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形式则可以使两种平台的优势互补,实现整体作战效能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飞行员需要处理的信息也呈爆炸式增长,给飞行员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夺取信息优势便是获取远程作战制胜主动权的当今,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的作用更加关键.本文在传统综合飞机管理系统(IVMS)的基础上,突出考虑了远程作战中的长航程需求,以及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场景下机群的任务与路径规划两方面,提出面向有人/无人机协同远程作战的IVMS
从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现状、资源条件分析、建设条件分析、政策环境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几个方面来分析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
在高温、三维复合运动耦合作用下冲击螺杆钻具传动轴总成密封极易失效,限制了冲击螺杆钻具的推广应用.为研究高温、高转速和往复运动耦合作用下传动轴总成密封特性及参数敏感性,定义轴与滑环形成的接触面为主密封面,O形密封圈与槽底面形成的接触面为次密封面,基于主密封面接触压力,对影响冲击螺杆钻具传动轴组合圈密封特性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研究摩擦因数、O形圈直径、碳纤维含量和往复速度等参数对组合圈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摩擦因数增大,预压缩状态主密封面、次密封面接触压力及Mises应力增大,静密封状态主密封
针对汽车用户用S420MC酸洗板制作汽车底盘控制臂时出现冲压开裂缺陷的现象,进行现场跟踪试验,并对缺陷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检测分析,表明带钢横向强度较高、延伸率偏低且钢板存在硫化锰等夹杂物是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成分和工艺设计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用户冲压开裂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