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的教学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是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而实行的。美术课同样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使每位学生都有创作的欲望和行动。但是,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偏重技能训练,课程目标定位不确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课程的性质认识不够全面。现就新课改中的教学问题与对策略谈一二。
  问题一: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差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的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根据美术教育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心理活动特点提出的。但是,由于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加上他们怕自己的作品难堪而遭到别人的耻笑,逐渐形成了依赖的习惯。课堂上总是:“老师你画黑板上我们比照画”“你给我们做出来”,虽然当时感觉很好,作品也漂亮,但是作品上没有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使教学陷入了困境。
  对策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我细致地研究了美术新课程标准,找到原因,制订了对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对策一:与学生一起欣赏探讨名家作品,体会作家的构思
  课堂上我精心挑选了几幅有代表的中国的写意画和油画,我们一起欣赏研究作品,让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理解,在研究作品的线条、空间、色彩、明暗、质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当时的意境。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明白了一幅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去作的,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才是有灵魂的作品,才会吸引观者欣赏,才是真正的作品。
  对策二:与学生一起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选定学生感兴趣的几种题材,如《明安与立体的表现》一课,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一起研究,说出我的感受,同時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师生一起画,带动他们积极参与造型活动,使他们体会到了造型活动的快乐,明白了结果固然喜人,但过程尤为重要。通过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并且还有了自己真正的作品。
  对策三:与学生比赛,体会创作的乐趣
  比赛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都有一颗好胜的心,但是初中生在这方面却表现得不是很强烈,对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故意说一些带刺激性的话语,激起他们的斗志,师生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课堂上采取的一些措施,学生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方式,作品有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能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兴趣非常的浓厚,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问题二:美术是无关紧要的科目,学不学无所谓
  “美术是无关紧要的科目,学不学无所谓”这句话的产生是因为应试教育中不考这一科目,所以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同时被人们所忽视的还有一点:美术文化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整个文化中的一个层面,它具有跨越许多文化要素的性质,同时又集中呈现在美术学科的领域之中,是整体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这种想法必须加以矫正。
  对策
  对策一:观察分析身边的事物,了解生活学习离不开美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是通过美术设计、造型等创造出来的:学生的文具样式、身上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建筑设计、课文中的插图、古诗中的配画等等。我们师生共同为社会的宣传设计了宣传画,用宣传画的形式提示学校、社会中的人们社会公德人人讲,文明之花处处开。学生们通过观察、应用清楚地明白了生活中离不开美术,人人要美术。
  对策二:应用美术,享受美术中的乐趣
  在学习中我们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人设计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制作完整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应用于实际生活,如:书签、名片、装饰铅笔盒、装饰书包、装饰手套等等,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术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享受了自己的作品,改变了观念。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学生还可以较全面地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了解美术与政治、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音乐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自觉、更有目的、更有兴趣的学习。
  艺术对人的成长的教育意义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美术文化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提高审美情趣、释放创造能力以及人格自然发展的条件。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差异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来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的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美术课程标准更为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学习美术这个层面上。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标志着学校美术教育从美术学科教育走向了美术文化教育。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小营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笔者现将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具体实践与同仁们共同切磋、交流。一、直观教具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
华夏文明灿烂辉煌,源远流长,产生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间断地发挥着作用,规范着人们的交际行为,规范着人们的交际用语,规范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而礼仪文化的核心就
诗词歌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让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相
针对高三生物复习中存在的学习压力大、效率低的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何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高效学习的一点体会。
教师应正确认识数学本质;教师应科学地理解数学课程;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合理的把握.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生英语学习的途径,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方式方法。  一、夯实基础,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走进中职英语  只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起始周给学生补习英语字母和音标,避免了学生在单词边写汉字的现象,教他们认读英语单词;补习初中的一些日常用語,
文化定势是跨文化交流中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现象,它的存在有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本文试图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定势的概念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力求对文化
语言的学习是语言习得的过程,语言听的能力是四项基本技能之基础。在此探讨了英语学习之听力训练教学策略。 Language learning is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
本文阐述了色谱分析在变压器故障定位中的原理,分析了电气试验法与色谱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色谱分析的方法能准确判断出变压器内部以及在其运行中的故障及故障性质,在色
摘 要:教师谈话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在谈话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谈话的准备,谈话的时机以及谈话的方式和环境。  关键词:教师;学生;谈话;注意;事项    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很多时候要用到谈话方式,所以谈话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谈话的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  古语说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全面地了解你将要谈话的学生,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