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钻井工艺研究院特色钻井液技术

来源 :第八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针对水平井钻井的无荧光MEG钻井液技术、针对低压易漏地层的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技术、有利于提高钻井速度的提速钻井液技术及针对牛东区块低压裂缝易漏储集层的无固相甲酸盐钻井液技术。
其他文献
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钻井速度,是加速产能建设,降低油气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二连油田生产区块零星分散、地层古老且各区块地层差别较大,易发生井漏,小钻压吊打及部分井段钻头选型与地层不匹配等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各不相同,直接导致了机械钻速徘徊不前,钻井周期延长,制约了勘探开发的部署.近年来,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寻找到了一套以井位预移、井身结构优化、复合钻井技术强化等综合技术措施为
井喷失控着火事故给石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井喷是可以控制的,井控模拟试验井就是使员工能够真实感受井喷的情景、提高实战能力最好的教学方式。通过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将试验井归纳为三种型式,认为科学合理的做好试验井的钻井方案优选,有利于减少投资,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针对陆东滴西区块的地质特点及钻井难点,找出制约该区块钻井速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两年来该区块的钻井实践及分析总结,提出了防漏、堵漏的技术方案和提高机械钻速的配套技术,对该区块的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2007年苏里格小井眼车载钻机试验的情况,展开分析对比,提出小井眼钻井必须解决下部钻井的破岩能量不足问题,以设计试验新型特色PDC钻头为突破口的小井眼快速钻井钻井配套技术,试验2口井效果良好。
川东北及普光气田面临喷、漏、塌、卡、斜、硬、毒7种“世界级”钻井难题.如何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快速钻井,从而加快川东北及普光气田勘探开发进程是钻井工程面临的挑战.试验、推广应用了气体钻井、垂直钻井、复合钻井等新技术新工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普光气田及川东北地质特点的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加快了川东北勘探及普光气田开发步伐.普光气田开发井钻井周期由探井阶段的约10mon降到约7mo
2005年吉林油田松南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经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欠平衡与水平井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开发天然气藏.欠平衡水平井钻井周期长,井底温度高,提高钻井液高温稳定井壁、高温携岩和气藏保护能力成为突出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些问题,研发了抗高温理想充填隔离膜钻井液,并在长深平1井应用,钻井液满足了高温条件下的井壁稳定、携岩和润滑等要求,试气表皮系数13.2,取得显著效果.
大港油田孔南区块地层的稳定性差,井眼极易垮塌,原来一直用较高密度的钻井液解决井壁垮塌问题,但由于存在钻井液性能差、密度高(1.25~1.30g/cm3)、净化差、固相含量高,导致老井的油层伤害严重,钻速缓慢,钻井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新型水基钻井液Ultradril,能提供优异的页岩抑制性、润滑性和井眼稳定性;滤失量小、滤饼薄而坚韧,致密而光滑,可防止钻头泥包,携砂能力强,流变性易于控制;渗透
超低渗透钻井液是通过在常规钻井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超低渗透材料及防漏、堵漏、零滤失材料而形成的,对其常规性能、砂床滤失量、岩心滤失量、封堵裂缝效果和岩心渗透率恢复情况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超低渗透钻井液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5%。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多口井钻井、完井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利用先进仪器对硅酸盐钻井液的防塌作用机理、影响硅酸盐粒度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硅酸盐溶液水活度,对硅酸盐钻井液阻缓压力传递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大港油田实际情况,优选了硅酸盐钻井液配方,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优选出的硅酸盐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抑制性和防塌性,岩屑滚动回收率可达到100%,体系抗温可达到120℃,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90%以上,具有良好的油层保护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配制方便
本文通过分析深井长段小井眼井所面临的多种复杂问题的基础上,对深井长段小井眼钻井液工艺技术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通过川渝地区两口预探井的现场应用,在增加钻井液润滑性能、降低摩阻、减少井下复杂等多方面见到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