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技术在钻井完井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八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angfeng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低渗透钻井液是通过在常规钻井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超低渗透材料及防漏、堵漏、零滤失材料而形成的,对其常规性能、砂床滤失量、岩心滤失量、封堵裂缝效果和岩心渗透率恢复情况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超低渗透钻井液具有很好的封堵能力,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5%。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多口井钻井、完井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其他文献
G104-5P42井是一口水平分支井,位于冀东油田G104区块,主井眼深度2388m,采用悬挂器悬挂7in筛管完井,分支1井深2342m,分支2井深2422m,均采用裸眼完井。在主井眼完井施工过程中,双卡瓦悬挂器中途误坐,造成管柱遇卡,解卡不成功,落鱼无法起出,用磨铣工具将双卡瓦悬挂器磨铣掉后,将落鱼推入井底。通过设计插入密封装置,并改进现有的Y341封隔器和丢手结构,成功完成了回接完井工艺,使G
随着对油气井开采效率要求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作为能够成倍提高油气产量的水平井钻探数量逐年大量增加,而现有的完井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复杂油气藏开采的需要,作者在多年经验积累及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完成了选择性完井技术的原理、用途、配套工具及工艺,为满足复杂油气藏单一井眼分层段选择性开采和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为适应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水平井先期防砂质量,减少油气开采后期作业,对水平井砾石充填工艺技术及充填防砂流变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国内外的石英砂进行了分析比较,研制出了防砂工作液。在水平井裸眼充填水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充填试验,研制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旁通分流筛管充填工具。
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钻井速度,是加速产能建设,降低油气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二连油田生产区块零星分散、地层古老且各区块地层差别较大,易发生井漏,小钻压吊打及部分井段钻头选型与地层不匹配等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各不相同,直接导致了机械钻速徘徊不前,钻井周期延长,制约了勘探开发的部署.近年来,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寻找到了一套以井位预移、井身结构优化、复合钻井技术强化等综合技术措施为
井喷失控着火事故给石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井喷是可以控制的,井控模拟试验井就是使员工能够真实感受井喷的情景、提高实战能力最好的教学方式。通过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将试验井归纳为三种型式,认为科学合理的做好试验井的钻井方案优选,有利于减少投资,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针对陆东滴西区块的地质特点及钻井难点,找出制约该区块钻井速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两年来该区块的钻井实践及分析总结,提出了防漏、堵漏的技术方案和提高机械钻速的配套技术,对该区块的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2007年苏里格小井眼车载钻机试验的情况,展开分析对比,提出小井眼钻井必须解决下部钻井的破岩能量不足问题,以设计试验新型特色PDC钻头为突破口的小井眼快速钻井钻井配套技术,试验2口井效果良好。
川东北及普光气田面临喷、漏、塌、卡、斜、硬、毒7种“世界级”钻井难题.如何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快速钻井,从而加快川东北及普光气田勘探开发进程是钻井工程面临的挑战.试验、推广应用了气体钻井、垂直钻井、复合钻井等新技术新工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普光气田及川东北地质特点的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加快了川东北勘探及普光气田开发步伐.普光气田开发井钻井周期由探井阶段的约10mon降到约7mo
2005年吉林油田松南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经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欠平衡与水平井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开发天然气藏.欠平衡水平井钻井周期长,井底温度高,提高钻井液高温稳定井壁、高温携岩和气藏保护能力成为突出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些问题,研发了抗高温理想充填隔离膜钻井液,并在长深平1井应用,钻井液满足了高温条件下的井壁稳定、携岩和润滑等要求,试气表皮系数13.2,取得显著效果.
大港油田孔南区块地层的稳定性差,井眼极易垮塌,原来一直用较高密度的钻井液解决井壁垮塌问题,但由于存在钻井液性能差、密度高(1.25~1.30g/cm3)、净化差、固相含量高,导致老井的油层伤害严重,钻速缓慢,钻井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采用新型水基钻井液Ultradril,能提供优异的页岩抑制性、润滑性和井眼稳定性;滤失量小、滤饼薄而坚韧,致密而光滑,可防止钻头泥包,携砂能力强,流变性易于控制;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