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614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为提高天津市海河闸水文站的水文测报工作效率和水平,提出并建立了海河闸数字水文站水文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水位自动测报、闸位自动监测、流量自动监测、气象多参数自动测报、视频监视监控和中心控制6个子系统组成,于2004年5月通过竣工验收。自运行以来,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正常,通过比测分析,各水文仪器测验精度满足测验规范的要求,为今后天津市水文站网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针对我国水利和海洋部门,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条中,存在对管辖权上的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从河口和海滩的自然地理、物理、水文特征、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文件,以及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与海、陆的联系上进行“河海”、“陆海”界线的划分。引用国内外科技文献的论述进行分析,阐明河口水域和海滩虽与陆和海均有联系,但主要从属于陆域,不是海域。建议按国际惯例,以理论基准线即海图零米线为界,线
邢台县山丘区土地瘠薄,水资源匮乏,农民靠天吃饭。该区通过开展“利用塑料大棚集雨和农艺措施技术”,采用雨水利用综合技术,结合微灌节水技术、防渗节水技术、无土栽培种植技术等,实现塑料大棚集水满足蔬菜生长用水的示范典型,创出一条山丘区高效利用集蓄天然降水发展的先进技术,建立新的生态农业模式,为该区脱贫致富创出一条新路。
本文针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是否适应苏南稻区的问题,在太仓市太安灌区进行了浅湿灌溉这种灌水技术的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理指标和产量等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浅湿灌溉技术能使水稻达到节水增产,适合在苏南地区推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落实到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上,就必须要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目前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效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笔者在从事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工作中发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对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综合治理、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推进。
作者根据实施安全饮水战略,结合工作实践和调查资料,分析当前安全饮水状况,提出做好安全饮水工作思路,有一定普遍意义。
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建设,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推进安徽新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文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围绕党中央号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在建设新农村中如何发展农村水利的论题,并用大量、详实的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一、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也是农村超越现状,改变面貌的关键;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支撑;四、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发展地方经济。通过论述阐明
本文介绍了全国旱情监测预测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该系统将遥感信息、水文气象实时历史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和水文模型相结合,研制开发了丰富的旱情监测预测产品,为抗旱和水资源管理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信息。
水文、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利系统两项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的事业。文章分析了水文系统为水土保持监测事业服务的优势,就如何实现水文、水土保持监测两大系统的功能互补,有效促进水土保持监测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有益可行的意见,对推动水文系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