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水型社会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落实到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上,就必须要解决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目前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效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笔者在从事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工作中发现,节水型社会建设对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综合治理、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大力推进。
其他文献
城市河流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河流的水质及水生生物环境随着近二三十年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严重恶化。本文从城市河流治理理念与思路角度,阐述了城市河流的问题诊断、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思路、控源对策、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城市河流的管理对策。
本文根据安徽省456个降水量观测站18058站年实测降水量资料,对降水量空间分布、时程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简要计算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流域水文模型是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核心,是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鲁北地区气候条件和流域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河北雨洪模型结构,建立适合鲁北区产汇流特点的流域水文模型,并对模型应用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永嘉县上塘站位于潮流界内,水流同时受上游洪水波和下游潮水波的影响,是很不稳定的时变系统。本文针对上塘站地理位置及潮位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有一定理论依据、可反映双向水流影响的潮位估报方法。采用分离水位模型,将上游石柱站和下游温州站对上塘站水位的影响进行分离,分别进行演算、组合叠加,估报上塘站潮位。
以源及目标内涵的定义和水环境容量的思想基础为研究基点,探讨在水污染控制技术中源与目标的输入响应关系,这种定量关系,反映了水环境容量的资源分配。不同的总量控制思想,其技术核心和出发点不同。容量总量控制思想能全面地实现源与目标的统一,实现源与目标的评价和控制。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研究源与目标的结合点,在水污染控制工作中应具体分析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目标的输入值,确定适宜的水污染控制方式。
本文对雅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10个水文站点的水文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枯水季节与洪水季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非参数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雅江流域的枯水季节径流量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个水文站点枯水季节径流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利用EOF方法分析降水序列,计算并分析了各降水场的特征向量分布和时间系数序列,结果表明:雅江流域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同
为提高天津市海河闸水文站的水文测报工作效率和水平,提出并建立了海河闸数字水文站水文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水位自动测报、闸位自动监测、流量自动监测、气象多参数自动测报、视频监视监控和中心控制6个子系统组成,于2004年5月通过竣工验收。自运行以来,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正常,通过比测分析,各水文仪器测验精度满足测验规范的要求,为今后天津市水文站网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针对我国水利和海洋部门,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条中,存在对管辖权上的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从河口和海滩的自然地理、物理、水文特征、有关国际海洋法律文件,以及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与海、陆的联系上进行“河海”、“陆海”界线的划分。引用国内外科技文献的论述进行分析,阐明河口水域和海滩虽与陆和海均有联系,但主要从属于陆域,不是海域。建议按国际惯例,以理论基准线即海图零米线为界,线
邢台县山丘区土地瘠薄,水资源匮乏,农民靠天吃饭。该区通过开展“利用塑料大棚集雨和农艺措施技术”,采用雨水利用综合技术,结合微灌节水技术、防渗节水技术、无土栽培种植技术等,实现塑料大棚集水满足蔬菜生长用水的示范典型,创出一条山丘区高效利用集蓄天然降水发展的先进技术,建立新的生态农业模式,为该区脱贫致富创出一条新路。
本文针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是否适应苏南稻区的问题,在太仓市太安灌区进行了浅湿灌溉这种灌水技术的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理指标和产量等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浅湿灌溉技术能使水稻达到节水增产,适合在苏南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