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D分析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79~2012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及同期(1979-2012年)欧洲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东......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海-气耦合(IAP CGCM1)模式40a的积分结果以及10a的观测结果,探讨了东亚冬季风活动异常与热带太......
对1961-1999年山东省夏季降水量与上年6月到当年6月各月平均SST作相关分析,得知山东夏季降水量与当年5月西北太平洋亲潮区SST关系......
对15个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 500 hPa天气尺度滤波位势高度方差与同期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进行了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表明,SVD得到的第一对空间......
利用洞庭湖区域21站1960~2008年夏季降水量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扩展重建海温(ERSST)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SVD方......
摘要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各项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我国东部地区108个测站逐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网格资料,分......
研究了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际异常及其与500hPa高度以及热带和北太平洋海温的联系。结果发现,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中心有线性增强......
利用华北17站1951~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与前期的100 hPa高度场(1958~1997年)求相关,找到了100 hPa高度场影响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关......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1961—2006年历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EOF、SVD、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与500......
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地区下垫面的热力异常在300hPa温度场上有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SVD诊断方法分析了300hPa温度场异常与我国区域降......
利用宁夏沙尘暴频次资料、500hPa环流特征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北太平洋海温场格点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小波变换、S......
利用西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00年)的7~9月上旬逐旬降水量和北太平洋海温资料,用奇异值分解(SVD)技术,分析了同期及前期北太平洋海温异......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指数距平资料, 分析了热带地区100 hPa东风强度与华南气候之间的关系......
利用国家气象局整编的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和英国气象局的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异常特征,并用SVD方法分析华......
利用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讨论了冬季鄂霍次克海及其邻近海区海冰异常与同期北太平洋风暴轴的联系......
利用江淮流域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同期内美国NCEP/NCAR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网格距为2.5°×2.5......
本文用山东26个代表站41年(1961-2001)的夏季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山东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合COADS海温资料和NCEP......
利用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方法讨论了冬季鄂霍次克海及其邻近海区海冰异常与同期北太平洋风暴轴的联系......
利用NCEP/NCAR 1998年5~8月逐日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同时段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就1998年夏季500hPa行星尺......
对近30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的EOF和SVD分析,发现南极地区在罗斯海外围和别林斯高晋海的海冰密集度场存在着“翘翘板”的变化特征,并与ENSO有密切......
选取1957-2000年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暴发生次数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秋、冬、春季的平均高度场资料,对沙尘暴和高度场作SVD分析.......
文中研究了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际异常及其与500hPa高度以及热带和北太平洋海温的联系。结果发现,各年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中心强度和......
利用山西省35个代表站1971—2008年逐年终霜冻资料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全球逐月海温格点(2°×2°)资料,采用小......
利用华北17个站1951-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与前一年1月到当年12月全球逐月海温距平(1950~1998年)求相关,得到了全球海温影响华北夏季降......
利用EOF方法,分析了NCEP/NCAR 1948—2002年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全球地面感热资料,揭示了北非和青藏高原感热的振荡特征。分析了振......
北欧海连接着北冰洋和北大西洋,在全球环流和气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EOF方法对基于高度计遥感的SLA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时......
本文对东、黄海的环境动力因子海温、气温和风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基于7年的TRMM/TMI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SST)资料,首先分析了......
利用SODA资料将分别探讨了中国东部近海(渤海、黄海、东海)三个海区的各层水温的季节变化及表层与各层温度的超前滞后关系。利用EOF......
对江南北部地区梅雨期降水和海温的SVD分析结果表明,与江南北部地区梅雨期降水异常相关的海温分布型是西正东负型,关键区恰好处于......
研究淮河流域降水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相关关系,初步探讨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淮河流域降水的可能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
REOF结果表明,江淮地区6~7月降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江淮北区6~7月降水和海温的SVD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淮北区6~7月降水异常的......
江南汛期降水异常的分析指出,6月是江南最易发生降水异常的一个月。从空间分布看,降水异常最易发生在江南的中部地区。用SVD方法分......
利用西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旬降水量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60~2000年)逐月北半球500 hPa 5×10高度场网格资料,分......
利用WAVEWATCHⅢ海浪模式模拟的1993-2011年中国东部海域19 a冬季逐日海浪场资料以及同期CCMP逐日风场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的......
利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了1948年1月—2002年12月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SVD第1对异......
利用近50年月平均NCEP再分析高度场、风场、NOAA重构海表温度以及中国西北区东部38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SVD及合成分析等方法,......
利用1954—2004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感热资料和我国西北地区31个测站温度、降水资料,采用SVD分析方法,分析了中亚感热场与我国......
本文分析了江南西部雨季特征,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对这一区域雨季降水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