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绒鼠相关论文
本研究以南方常见种之一黑腹绒鼠(Eothenomeys melanogaster)为对象,测定其在不同季节以及在3个不同温度(25±1℃,15±1℃,5±1℃)中驯......
为探讨东洋界华中区黑腹绒鼠的代谢产热特征及体温调节,本文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对其代谢率、热传导和体温等热生物学指标进......
以南方常见种之一黑腹绒鼠(Eothenomeys melanogaster)为对象,经过(5±1)℃冷驯化0,7,14,21,28d后,测定其体质量、能量收支、基础代谢率(B......
阐述了观测黑腹绒鼠的科学方法和内容,对黑腹绒鼠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绵竹市的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和科学分析,初步提出了绵......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0~2008年51只黑腹绒鼠(雌鼠21只,雄鼠30只)以体重指标划分种群年龄,根据体重频次分布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黑腹绒鼠划分......
对2000-2008年贵州省余庆县捕获的51只黑腹绒鼠(雌鼠21只,雄鼠30只)肥满度和胴体重长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腹绒鼠平均肥满度和......
本论文以分布于云南西部横断山地区的绒鼠和高山姬鼠为研究对象,从基因水平及个体表型水平进行研究,为该地区小型哺乳动物适应特征......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是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光周期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环境因子,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在体重、能量代谢......
能量获得与分配的效率和速率是决定动物能量收支的主要因子,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是至关重要的(Karasov, 1986;Weiner,1992).动物的......
采用夹夜法调查逐月捕获率,对2000—2008年贵州省余庆县黑腹绒鼠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腹绒鼠主要栖息于旱地耕......
本文作者从区系及生态分布、生态生物学和危害与防治兰个方面,对三十多年来我国林栖啮齿动物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认为这......
在亚热带丘陵山地,啮齿动物对林木生长的危害日趋明显,必须及时预防。 1.种类 危害林木的啮齿动物主要有社鼠、黑线姬鼠、黑腹绒......
1980—1982年,我们在湖南省南部山区结合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重点对该区郴县和宜章县的鼠类、恙螨和革螨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
为揭示影响黑腹绒鼠夏季空间分布的生态因素,采用样线法和样方取样法,于2009年6~8月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夏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