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仰鼻猴相关论文
生态限制模型(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认为随种群规模增加,灵长类种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和取食时间,减少休息时间......
2006年9月20日到2007年12月30日在昆明动物研究所灵长类养殖中心,对笼养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梳理行为和性行为进行了196......
兰坪县是黑白仰鼻猴重要的栖息地之一。作者通过对兰坪县黑白仰鼻猴主要分布区啦井镇和兔峨乡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牲畜数量、收......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黑白仰鼻猴肠道寄生虫虫卵定量监测的粪便样品保存方法。方法:对两种保存方法(福尔马林保存液保存和冷冻保存)下的......
从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对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端的云龙马山进行了全面覆盖访查,调查涉及云龙县澜沧江东岸的10个乡镇240个自然村,......
灵长类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物种,行为生态学作为行为学与生态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在近30余年迅速发展,国内灵长类行为生态学文......
这些照片拍摄于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有阳光的早晨拍摄效果最佳,此时猴群的活动也最为活跃。滇金丝猴又名黑白仰鼻猴.中国......
为了解黑白仰鼻猴野生种群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对分布于云南塔城境内的一群90只个体的黑白仰鼻猴种群进行了粪便虫卵检查。共采......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化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于2014年9月-2015年11月对白马雪山区......
经过2014年9月-2015年8月对拉沙山黑白仰鼻猴游走行为的研究显示:猴群夏季日移动距离最长1826.10±603.89 m,其次为秋季1142.38&......
从1999年4月至2002年6月间,对黑白仰鼻猴种群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调查新发现了4个猴群,但有......
于2005年11月,在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部的龙马山猴群家域范围内采集其主要食物松萝、成熟树叶和竹叶,在室内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
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部种群为龙马山种群,龙马山区域被云南松林、火烧地、耕地、村庄和牧场分割为5个相对独立的生境斑块。为了解龙......
2013年1月17日至2月8日,在龙马山对黑白仰鼻猴夜宿地的选择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共调查20个夜宿地样方和20个非夜宿地对照样方,并......
根据黑白仰鼻猴 (Rhinopithecusbieti)的相关参数 ,借助漩涡模型 (Vortex 9 4 2 ) ,对黑白仰鼻猴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分布在我国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内(26°14′N-29°20′N,99°15′E-99°......
龙马山是黑白仰鼻猴种群分布的最南端,其地理位置跨越了云龙县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对黑白仰鼻猴......
了解不同类型干扰对黑白仰鼻猴生境利用的影响,为今后生境评估提出更科学的依据,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选取牧场、矿区、耕地3种......
MaxEnt模型是过去几年最为流行的物种分布预测模型之一。针对一些濒危物种、入侵种和模拟数据的研究表明,MaxEnt模型均能在小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