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出制入相关论文
唐朝中期,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沿用百年的租庸调制面临瓦解,朝廷的财政趋于崩溃,唐朝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统治危机。两税法正是......
2021年4月27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中,笔者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相关概念》为题,概要讲述了经济史、财政史研究中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数据的分析,就赤字支出反映的原有预算、制度、核算的不适应性及其加大财务风险、债务沉重等......
【摘 要】 中国唐宋时期实施 “量出制入”理财原则,大大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当的“量出制入”不是索求无度,以支定收可在......
财政职能及平衡原理的再认识贾康一、财政职能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财政职能作用:财政本质的外化我们曾通过对财......
宋代内藏财政的私财性质,使其在国家财政分配上突显出强储备的特征。宋代内藏财政收入的定额化模式,尽管并不直接造成地方财政压力......
两宋吸取前朝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构建了完备的中央财计体系,使得在唐代提出而未得到应用的"量出制入"财政原则,实际在两宋得到了贯......
<正>一、新媒体及数字博物馆(一)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形态。在400年前以......
预算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其间大量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关于如何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提出过许多独到的观点。他们的思想多受传统的儒......
<正> 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封建思想家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对财政管理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本文主要论述了唐代中叶振兴国家财政的重大举措及其效果。认为唐代中叶之所以能很快摆脱财政危机,一是废除了租庸调,实行了两税法,变......
<正> 我国唐朝继李白、杜甫之后,在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以来......
<正>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昌盛时期,这种昌盛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的财税制度有直接关系。对唐代的财税制度,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研究......
两税法是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当时土地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赋役制度。两税法的总原则是“量出制入”,其主要特点是......
<正> 唐代名相陆贽(754——805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岁举进士.做过县尉、监察御史等官.二十六岁时,德宗召为翰林学士.泾原兵......
<正>一、对财政本质问题的分析研究:"社会集中分配论""社会集中分配论"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并力图在理论研讨和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