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中部相关论文
描述了采自西藏羌塘中部地区(竹蜓)类化石的一部分,计7属13种,分属4科,两超科.其中Polydiexodina 5种,含2新种.(竹蜓)类动物群面貌......
分布于羌塘中部各拉丹冬一带鄂尔陇巴组火山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12 Ma,时代属晚三叠世.岩性主要为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
羌塘中部各拉丹冬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0±3 Ma,Rb-Sr等时线年龄为47±0.4Ma,斜长石、角闪......
雀莫正长斑岩全碱含量较高且K2O>Na2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较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斜率较大的右倾式,副矿物组合......
本文报道了羌塘中部冈玛错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钾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具岩浆生长环带,......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
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通过对桃形湖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年代学、地......
劳日特错花岗斑岩体全碱含量较高,富铝,低钙镁,高强场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及Ga/Al比值(3.84~6.43,平均为5.07)较高,K2O>Na2O,为造山晚......
首次在藏北羌塘中部达瓦山地区识别出一套复理石沉积,厚度大于3000m,未见顶底,岩石组合以变质砂岩、杂砂岩和千枚岩为主,夹双峰式......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将羌塘板块划分为南、北2个次级板块,在缝合带两侧大规模发育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并伴随大量的高压超高压......
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闭合过程对于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羌南-保山板块腹地都古尔地区识别出早白垩世变质......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横亘于青藏高原羌塘腹地,是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俯冲闭合的残迹,并以此构成了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在青......
青藏高原北部古近纪晚期大面积发育唢呐湖组湖相沉积,主要为砖红色、棕色、灰白色泥灰岩、泥岩、粉砂岩互层,夹石膏层和灰岩,广泛......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尤其是南羌塘北缘大面积花岗岩的形成背景及成因机制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约束,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龙木错-......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
本文以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确定了蛇绿岩出露的基本单元、野外产状以及接触关系。进一步结合......
尽管龙木错—双湖结合带经历早古生代—三叠纪的长期演化过程,但已有资料显示羌塘中部沿该带的岩浆活动主要与碰撞作用有关,仍缺乏......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大量的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期间始、古、新特提斯的“多地体、多岛弧、多俯冲......
羌塘中部低温高压变质带是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是了解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窗口。该高压变质带沿龙木......
本文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才多茶卡地区晚三叠世蓝闪石片岩及蓝闪石矿物的新发现及地质意义。通过对才多茶卡构造混杂岩地质剖面的实......
期刊
羌塘中部蓝岭地区的蓝片岩呈透镜状包裹于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首次在多硅白云母片岩中发现的硬柱石被包裹于石榴石边部的石英颗粒中,......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