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封堵术相关论文
目的 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合酶-2(COX-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偏头痛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PFO)预后的预测价值。......
背景: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健康成人中,约25%存在PFO,其右向左分流(right-to left,RLS)导......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治疗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修补、镶嵌治疗及经导管封堵。1988年首次报道应用Rashkind双伞闭合......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不明原因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7年......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经导管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介入治疗的病例数不......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外管道开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3至7月共行3例外管道开窗封堵术,男2例,女1例,年龄......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转归。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行介入封......
兹对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后发生高度房室阻滞(AVB)的特点及其诊断处理做一报告。......
目的:比较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42例PDA患者施行Rashkind封堵伞封堵术(为Rashkind......
目的通过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疗效。方法在经胸超声、X线监测、左心室造影......
目的 报道23例介入性心导管术与心脏外科手术镶嵌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经验.方法外科术后镶嵌治疗:1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卵圆孔未闭(PFO)合并隐匿性脑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近中期疗效。 方法: 随访2009-05至-201......
目的 总结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 PDA患者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3~55岁,体重10.5~56 kg,......
目的 评价Rashkind双面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对49例PDA患者施行了Rashkind双面伞封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术对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 ary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血浆脑钠......
目的 分析比较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TCVSD)与外科修补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优缺点,为临床提供优选依据. 方法外科组......
目的 探讨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方法:对我院56例先天性心脏病使用Philips HD11型超声心......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 PDA患者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3~55岁,体重10~62 kg,肺动脉高......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与心电参数改变的关系.方法 成功实行经导管封堵术的VSD患者50例,观察封......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37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
目的 对比分析国产封堵器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
目的 :评价 Porstmann法、弹簧栓子法和 Amplatzer封堵器对动脉导管培养闭的治疗效果。方法 :3种方法共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 5 ......
目的:观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VSD患......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术后与随访中的变化。方法对该院成功实施经导管ASD封堵术且资料完整的......
由心脏内科、外科医生共同完成心脏手术,已成为国际心脏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有望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更好地为病人设计个性化的......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率0.108%~1.38%,我国每年有数十万先心病患者出生^[1].很大部分先心病患者需手术治疗。随着经验的积累、介入材料......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为经导管封堵术筛选室间隔膜周部(PMVSD)缺损病例的原则和方法。方法:30例室间隔膜周部缺损患者实施经导管封......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4例VSD术后24h动态心电图,其中经导管介入封......
目的 评价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SPAH)患者的......
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2%[1]......
目的观察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变化及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患......
0 引言 1967年Porstmann等首次用泡沫海绵(Ivalon)成功的非开胸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成功,此后各国学者相继开展了多种介入性......
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对48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实行了经导管封堵术,经积极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随着临床上先心病工作的开展,TTE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我院自开展VSD在TTE的监测下经导管封堵术以来,已经成功的完成了12例膜部VS......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的形态学变化及其随访结果。方法对成功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78例患儿,......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198例PDA患者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大小,在透......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CH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
1966年Rushkind和Miner首先应用球囊导管行房间隔造口术,姑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开创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之先河。其后,Porstma......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方法随访观察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术后心脏结构和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后再通行介入封堵的临床疗效。方法:PDA手术后再通患者3例,降主动脉侧位造影显示PDA最窄处直径分......
目的通过观察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介入封堵术对ASD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分别于ASD......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目前成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约25%成人中可发现,PFO一般不引起有血液动力学意义......
心脏人工瓣膜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较严重并发症,常需手术治疗,但创伤及风险较大。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瓣周漏的常用方法,但......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心病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先天性心脏病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最为......
目的总结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3—55岁,体重10.5—54kg,平均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