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作技术相关论文
宝应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已连续9年获得丰收。宝应县是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先后建立有机稻米基地达10万亩。......
稻鸭共作技术是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是,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
稻鸭共作是一项新型的复合生态技术.江苏省2000年开始试点,几年来示范应用取得较大进展.但因许多实施农户的水稻产量低、鸭子效益......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种养集成技术,它利用役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完全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并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达到刺激水稻生长,产生......
稻鸭工作系统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达......
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中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稻鸭共作是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
稻鸭共作技术,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稻鸭共作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农牧混合的生态型农......
当前,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生态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而稻鸭共作技术作为集生态栽培与养......
零日龄放鸭是指鸭孵化出来待羽毛干后,直接将雏鸭放人大田的一种全新的方法。零日龄放鸭,省去了现行稻鸭共作中的保温育雏、提前驯水......
稻鸭共作技术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稻田养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项生态农业、环保农业新技术.它有效地联结了水稻、水禽两大......
稻鸭共作技术,起源于中国、完善在日本、发展在亚洲,被誉为亚洲共同的技术、卓越的环保农业技术。......
1稻鸭共作发展前景肯定看好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绿色、生态农业科技新成果,以稻鸭共作方式生产的稻米、禽鸭具有优质、安全、高效的......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形势下,丹阳市2004年将确保水稻面积3.73万hm2以上,其中无公害优质稻米2万hm2以上,产业链式开发的稻......
<正> 2004年7月第四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在江苏省镇江市举办。据了解,该研讨会是受日本合鸭水稻会的委托,镇江市政府和中国水稻研......
介绍了稻鸭共作技术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推广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稻鸭共作的生育特点以及对水稻生育动态、产量及病虫草害等方面的......
稻鸭共育是以水稻田为基础,利用鸭子的杂食性特点,将水稻的种植和鸭的饲养结合为一体的生态种养模式。以往稻鸭共育种养模式多是单......
在高产地区应用稻鸭共作技术具有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安全性、增加水稻生产和养鸭的综合经济效益,并有利于......
日本流行的稻鸭共作技术始于1991年,日本鹿儿岛市桂川町的有机农户首先进行稻鸭共作试验,并获得了成功.随后,鹿儿岛大学农学部家畜......
从20世纪80-90年代起.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的稻鸭共作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已经被世界众多国家作为解决农产品质量与......
当前,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生态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而稻鸭共作技术作为集生态栽培与养......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低投人、髙产出先进的环保型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就是在秧苗栽插活棵后(7~10d),将脱温雏鸭(7~10d)全天24h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