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介导相关论文
小麦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总贸易额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全世界35%以上人口的主食。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麦大国......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片段转化水稻经5年的培育筛选,已经获得了一批基本稳定遗传的变异株系。本文选用变异群中6个变异株系作为研究对......
利用离子束介导技术,将玉米“郑单14”的DNA片段直接导入受体水稻“豫粳6号”中,获得大量变异材料。经多代选育,得到一批性状差异......
本研究室于2002年开展水稻分子育种工作,利用离子束介导技术将玉米DNA片段导入水稻种胚中,获得了一批表现玉米性状特征的突变体,经......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由于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均处在干旱和半干旱的缺水......
小麦是我国三大谷物之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我国的小麦产量逐年上升,但是品质......
本文首先回顾了辐射诱变育种学和低能离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然后介绍了小麦生产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主要的育种方法,重点研......
根据小麦生产的发展现状和低能离子束介导转基因的原理以及海藻糖这一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非还原性双糖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
学位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 7代的 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
利用蛋白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了低能N+注入介导玉米DNA的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性蛋白水解酶的表达。用能量为25 keV、剂量为3.0×1......
通过25 KeV不同剂量Ar+离子注入和DNA溶液浸泡法,将白棉全DNA导入彩棉.观察了Ar+离子注入后处理及ck的发芽率;再以彩棉开花期叶片......
采用复性电泳技术对离子柬介导大豆DNA小麦变异株系苗期蛋白水解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叶1心期,两变异株系都检测到了差异酶带,分......
离子束诱导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致使植物突变的技术,为提高小麦的品质性状,采用离子束介导外源全基因组的方法,转化选育出一批有......
用30kev的Ar+离子,以1.5×1017ions/cm2的注入剂量分别介导外源拟南芥菜(Lansberg生态型)、甘蓝、红甜菜和芦荟的全DNA转化拟......
以离子柬介导转化选育到的一批有价值小麦变异系为材料,对旗叶和倒二叶的变异特点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灌水还是雨养......
为分析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获得的小麦高蛋白、低蛋白和雄性不育变异株系中性蛋白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变化,采用复性电泳技术对变异......
利用离子束介导技术,对水稻豫粳6号种子进行Ar+照射处理,然后用玉米基因组DNA介导液进行转化处理。采用复性电泳技术对其幼苗叶片在不......
以离子束介导后的第2代小麦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第2代群体内出现了更多的变异类型和更宽的......
T1代收获2241株,选出蛋白质含量>15%的单株占样本总数的2.76%,湿面筋含量>35%的单株占样本总数的0.54%.对T2代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
通过能量为30KV,剂量2×1017N+/cm2的离子注入,将大豆全NDA导入新麦9号籽粒种胚,结果表明,处理后当代后熟植株籽粒蛋白质含量......
利用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群转移的方法,分别将大豆全长DNA、DNA片段导入小麦,通过对M1~M3蛋白质含量和株高、粒质等农艺性状的变异分......
用低能离子束介导,将大豆全DNA分别导入中育5号、淮阴9628、温优1号、济麦1号4个小麦品种,获得高蛋白(>18.5%)单株5个,最高株蛋白质......
以玉米品种为异源DNA供体,以6份水稻品系为受体,借助于低能离子束介导技术完成异源遗传物质的转移试验,对其介导试验的当代群体的......
在离子束介导甘蓝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当代发现了2株表型变异株,以其中的1株(编号为T6)作为研究对象,用40对10碱基的随机引物......
利用早籼品系HZP14 5、K17A、金 2 3A为亲本 ,与离子束介导玉米全DNA导入的转基因水稻株系中的单株配制杂交组合。分析其杂种F1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