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换相关论文
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潜在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自然群落中的物种丧失常以非随机......
碳交换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寒草原,其碳汇功能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改变等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全球通量网(FLUXNET)数据集,详细分析......
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前,碳循环是碳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流动。工业革命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
盐柴类荒漠作为盐生荒漠生态系统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同时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其碳交换特征与其他生态系统必然不同......
本文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涡度相关湍流资料、土壤温湿度数据以及MODIS遥感数据,分析了 2010~2012年锡林郭勒半干旱针茅草......
过去的两个世纪,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大气 N沉降持续增加对植被,土壤及全球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产生深远的影响。陆地生......
选择北美洲72座通量塔观测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数据来计算植被物候,并以此作为参考数据,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两方面对阈值法、移......
放牧是内蒙古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近些年来,由于长期高强度的放牧导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持水能力下降,加速了草地的退化速......
本论文利用原位固体核磁共振和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活化,并用微反体系研究了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催化重整反......
本文基于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法,分析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区不同植茶年龄(3、9和20 a)茶园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系......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草地类型,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有关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对气候变化的......
13C原位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光谱研究发现,573 K时甲烷和二氧化碳在Rh/H-BEA催化剂上发生碳交换反应. 原位红外光谱检测到HnCO(n=......
水位是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蓝碳功能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可能加快水位的变化,从而改变......
在2001年秋季对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喀斯特森林公园林地、草地植被下土壤CO2呼吸释放及岩溶表层泉水HCO3及其δ13C值的变化进行了......
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涡度协方差通量观测系统记录的湍流数据和土壤温度、湿度数据,分析2010—2012年锡林郭勒半干旱区针茅......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2a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变化过程,分析其碳交换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温度的升高对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有一定的影响,为探究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增温的响应,本文以青海湖小......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及内陆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对维护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遏制荒漠化有着不可替......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air-sea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Pacifi
在太平洋的到 2000 的由空至海的 CO2 交换 from1965 的 Interannual 变化与一个太平洋模型一起被学习。二个数字实验被执行,包括被......
基于"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的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拟合了张掖地区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估......
碳交换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寒草原,其碳汇功能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升温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是固碳作用。草地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潜在的碳汇,但因其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生物量测定复杂,以及......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可靠方法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基于涡度相......
研究裸斑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呼吸和甲烷通量的影响,对准确评估多年冻土区小流域和区域尺度碳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涡动相关系统测定新疆石河子棉区覆膜滴灌棉田的CO2通量,分析2010年棉花各生育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日变化特征,并将NEE拆分......
草地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其碳循环过程主要受降水的限制,并且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学位
基于2014年春季与秋季对黑潮主流径及毗邻东海陆架海区的调查,在系统研究了该区域水体中无机碳(p H、TAlk、DIC及DIC/TAlk)与有机......
CEVSA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植物—土壤—大气系统能量交换和水碳氮耦合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机理模型,在区域......
碳交换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关键过程,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青藏高原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寒草原,其碳汇功能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干旱及高温的频率将不断增加。植物碳水平衡对植物的生长及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干旱及增温对植物生理......
维管植物和生物土壤结皮的镶嵌式分布是中亚荒漠区地表覆盖的主要形式。在这一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占据了地表40%以上的面积,由于生物土......
潮汐盐沼湿地具有高的碳积累速率和低的CH4排放量,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汇之一。同时,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使得盐沼湿地更迅速的......
利用陆面物理过程和植被生理生态过程完全动态耦合的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进行模拟.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