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泵相关论文
碳循环是生命改造地球的最主要途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储碳-释碳的异常波动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具有革命性影响.然而,......
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基础;其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碳合成有机碳的过程,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因而是调控海洋生物地......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八个基本路径,包括陆海统筹减排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其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从公约定义的角度......
为研究南大洋的生物泵,利用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中国第26、3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于普里兹湾冰间湖布放的时间序列沉积物捕......
总结5例终末期冠心痛患者行生物泵辅助治疗的护理观察要点.通过对患者早期循环功能、心律和心电图的观察,以及此术式特有并发症的......
碳酸钙的保存与溶解(即碳酸钙泵)通过其缓冲器效应控制着世界大洋的酸碱度,进而可能对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南海大......
建立了一个带生物泵的三维全球海洋碳循环模式,该模式在海气界面上与一个CO2充分混合的大气箱进行CO交换,模式积分1200年达到准稳定态的海水总......
海洋对CO2的吸收缓解了大气CO2浓度的持续上升,陆架海因其较高的初级生产而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在海洋碳循环中占据重要角色。然而由......
依托第3次、第4次、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极楚科奇海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碱液连续提取法对生物硅含量进行分析,以探讨楚科......
白令海、西北冰洋等高生产力海域在北冰洋“生物泵”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水升温、海冰消退等北极快速变化,将强烈影响该海域“生物泵......
对2003年北极航次采集的样品进行颗粒生物硅(particulate biogenic silica,PBSi)浓度测定,依据光合浮游植物粒径大小,计算出两个粒级结......
<正>"给我半罐铁,我将给地球带来下一个冰河期。"大气中逐渐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全球变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海洋作为大气二......
群落净生产力(NCP)是海洋混合层中光合作用和群落呼吸作用的差值,代表了从表层海水向深层海洋输送的最大有机质量,是衡量生物活动......
<正> 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的不合理使用等,大气中CO2的含量正以空前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估计到下个世......
<正>0引言进入21世纪,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影响,自1......
生物过程在海洋碳的自然分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海洋中碳的储量大大增加。作者用包含海洋化学过程和一个简单生物过程的三维碳循......
使用一个包括浮游生物(植物、动物和细菌)和无生命氮(有机碎片、溶解有机氮、硝酸盐和铵)的食物网来描述发生在海洋上层的生物过程。并......
海洋今生颗石藻同时具有有机碳生产和钙化作用两个过程,对海洋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今生颗石藻通过有机碳泵(生物泵)和......
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大气CO2含量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根本......
极地海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汇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地海域生物泵的运转效率及其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南极海冰......
利用1961—2000年高原9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并结合高原沙区分布状况,分析了近40a青藏高原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具......
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关键控制环节。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碳库,具有吸收和贮存大气CO2的能力,影......
根据南海北部(SCS-N)、南海中部(SCS-C)、吕宋岸外(SCS-NE2)及越南岸外(SCS-SW1)时间系列的捕获器资料,对“南海沉降颗粒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