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黄籽油菜相关论文
本文为弄清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粒色性状与其它品质、产量性状的关系,以及新育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材料的生产利用价......
油菜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生产国和科学工作者均十分重视油菜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如今,基因工程研究正突飞猛进,但从整体上看,油......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方法、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技术对1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且从100对SSR引物中......
在相同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具有高含油量和高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低酚类化合物含量,不及黑籽产生的大量具有苦涩味的单宁、鞣......
相同遗传背景下,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种子含油量普遍高于黑籽,而且黄籽油菜具有种皮薄、无色素、纤维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低、油质清澈透......
甘蓝型黄籽油菜具有种皮薄,无色素;纤维素和多酚物质含量低,蛋白质和含油量高等一系列优点,但其种皮色泽不稳定。要选育优质的甘蓝型黄......
甘蓝型黄籽油菜与其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黑籽油菜相比具有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皮壳率低、饼粕饲用价值高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甘蓝......
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黄籽与黑籽相比黄籽具有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皮壳率低、油质清澈透明、饼粕......
甘蓝型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籽粒色泽包括黄色、褐色、黑色等。在相同遗传背景下,黄籽比黑(褐)籽的种皮薄、色素少......
国内外传统油菜都是黑籽,黑籽油菜的压榨油是黑色的,必须经过工业脱色变为无色无味的色拉油,而工业加工增加了成本、损失了营养和天然......
将一个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标记(S1130)发展成显性SCAR标记(SCS1130)。比较SCS1130的三种检测方法,包括测定PCR反应物浓度、PCR板EB......
黄籽度随收获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即收获得越早,种子颜色愈黄;但种子含油量却随收获期的推迟呈先上升后又略有下降的变化趋势,只有......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黄籽性状导入到波里马恢复系中,利用杂种优势,将是提高油菜产量的理想途径.分析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配制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作为样本,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主要结果为:全株有效......
植物界中雌性不育现象普遍存在,迄今已在小麦、水稻、苎麻、油松、橘柑等作物中发现了雌性不育突变体,并对雌性不育的机理、遗传和应......
油菜苗期的植株长势与抗性及后期产量密切相关。为探索甘蓝型黄籽油菜抗逆性较弱和产量较低的原因,以2对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
利用加性一显性-母体的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不同遗传来源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所配制的完全双列杂交资料.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受加......
以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渝黄1号和SH21 2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为材料,切取其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分离纯化原生质体.种子萌发时低温......
为探索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花期相关生理特性对低硼的响应差异,以2个具有相同遗传来源的黄籽(L1)和黑籽(L2)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
应用品种间杂交,将优质黄籽品系D180—1的黄籽性状导入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盐1B及其不育系盐1A,育成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
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所配制的完全双列杂交作样本,对甘蓝型黄籽油菜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性状组间关联上起......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密、肥(氮素)处理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来源......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冷榨浸出粕为材料,测定了蛋白质、粗纤维、木质素、可溶性糖和多酚含量,并对黄籽油菜制备浓缩蛋白条件进行了初步探......
“渝黄4号”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株型好、抗病性和抗倒性......
本文介绍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遗传特点,分析了黄籽粒色基因的遗传原理与细胞内酶对种皮显色的影响,思考了锁定黄籽基因的方法。......
供试材料甘蓝型黄籽油菜杂交种"渝黄1号"分别种植在7个不同经纬度的生态点,研究了地理位置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试验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预培养基中2,4-D和6-BA浓度、预培养天数、分化培养基中NAA和6-BA浓度组......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为材料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用ADM模型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进行遗......
以7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按Griffing法Ⅱ配制28个组合进行试验,考查了皮壳纤维素含量、种子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
将AMMI模型应用于甘蓝型黄籽油菜8个基因型的种子含油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非区试资料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且优......
据报道,由西南大学和重庆三峡农科院联合承担实施的“优质高产高效油菜新品种创制和应用”项目,已经通过专家的成果鉴定。该项目组利......
利用引进四川隐性核不育品系101-007AB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黄籽、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的自交系自2328C作轮回......
采用SSR标记技术构建5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指纹图谱,用于鉴别种子真伪.以19个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系)为材料,从100对SSR引物中......
概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主要特点,综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及其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在盛花期和青荚期各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甘蓝型黄籽油菜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其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各种供试药剂对甘蓝型黄籽油......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1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抗生素浓度、农杆菌感染浓度和时间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转化的初步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结合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与黑籽油菜99Yu42和恢5148-2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
本文概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主要特点,综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及其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将AMMI模型应用于甘蓝型黄籽油菜8个基因型的黄籽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非区试资料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且优于传......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的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甘蓝型黄籽油菜(GH 06)与甘蓝型黑籽油菜(A 800)杂交组合(GH 06×A 800)......
以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等为参试因子,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新型甘蓝型黄籽油菜杂交种"渝黄1号"高含油量栽培的......
以甘蓝型油幕30个黄籽品系和50个黑籽品系为材料,对黄籽品系和黑籽品系的下胚轴芽再生频率以及黄籽油幕下胚轴和子叶的芽再生频率进......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素水平下粒色及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施氮可使甘蓝型......
以生长在非控温控光下 9个甘蓝型黄籽油菜 (Brassicanapus)为供体 ,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 ,甘蓝型黄籽油菜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受花......
油菜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重要的食用油源和蛋白质饲料来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相同遗传背景下,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种子种皮薄......
重庆市油莱优质育种取得重大突破。西南大学和重庆三峡农科科联合承担实施的“优质高产高效油菜新品种创制和应用”项目日前通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