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相关论文
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类......
用核辐射诱变方法,育成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的两个长穗颈eui不育系。对这两个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进行遗传研究和育种利用评价,包括e......
为了解和探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D18S)不育性的遗传规律,本实验调查了光温敏核不育系(D18S)与本地常规品种杂交组合的F_2群体的育......
褐飞虱和螟虫是水稻生产上两大主要虫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品质及商业价值。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选育抗褐飞虱、抗螟虫......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 个籼型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个核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
楠丰8S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培矮64S干种子经剂量300Gy的60Coγ射线辐射后系统选育而成的幼苗期带白化转绿叶色标记的水稻光温......
介绍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自然条件和控温条件下的育性表现,提出了选好繁殖地点;合理安排“三期”;培......
安农标810S2003年冬在海南三亚安农810S繁殖田中发现的具有淡黄叶标记性状的自然突变体,2006年8月通过湖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安农......
对光温敏核不育系与常规品种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进行了酯酶(EST)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发育前期(苗期、分蘖-拔节期)......
本文利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这些难问题产生原因,提出这些问题产生的策略,促进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
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低温处理试验初步表明,其适宜繁殖条件是短光照条件下20.5℃的冷水处理和21.0℃的低温处理。短光照低温......
以海南收获的新安S种子为材料,对其休眠特性、休眠机理和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稃壳、α-淀粉酶活性、温度3个方面探讨休眠的......
为了增强荠菜DREB1A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构建了由Ubi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UΩCbDREB3300。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CbDREB1A......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GB028S多年来以其稳定的育性表现得到有关科研人员的重视,对其遗传机理的探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GB028S及其......
本研究以19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的鉴定方法......
以10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设置不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3,GA3)喷施时期处理,研究了GA3喷施时期对不育系节间伸长和抽......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是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因素,也是两系杂交稻研究的核心内容。本论文对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着......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发明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方法,与三系法杂交稻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环节减少、细胞质多样化、配组自由,易......
选用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株叶形态好和具有多个稻瘟病抗源背景(HA79317-7、02428和科辐红2号)的徐S(安湘S/株173)作母本,以配合力......
2007和2008年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龙S及其后代进行稻瘟病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龙S对稻瘟病菌的抗谱较广,对供试26个菌株均表......
以光温敏核不育为技术核心的两系杂交水稻,是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使得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开......
云软221S是用蜀光612S与自育优质软米品系系16(豪木细/IR24∥IR268)杂交育成的具有云南优质软米特性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
在高海拔长日低温、低海拔短日高温、低海拔长日高温和人工气候室长光低温条件下,进行了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分离世代的不育株出现频率......
以湖北省远安县苟家垭镇窑河村(北纬31°13′,东经111°2′,海拔525~540米)作为长日低温环境,进行了实用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择和鉴定研究。参试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