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行为相关论文
司法现状决定应重新解读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行为.该罪的保护法益为放贷制度,实质内容为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和其他借款人公平取......
吸收犯是罪数形态理论上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其中的若干争议直接涉及吸收犯在理论上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在理论上,吸收犯存在的必......
一、前言(一)分歧的定义台湾地西I)现行的“刑法典”虽然对于“间接正犯”(mittelbare T(?)terschaft)这种正犯类型未设明文规定,......
客观归责理论在中国法学理论界争议较大。纵观客观归责理论产生以及司法实践应用,该理论在其原生产地德国起到重要作用,不失为一个......
<正>法条竞合在体系上属于罪数论的问题,是"本来一罪";又其本质是非真正竞合,因此"法条竞合"应名之为"法条一罪"。法条一罪不仅是......
<正>一、正犯与共犯的界分基础(一)正犯作为行为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在为正犯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寻找一种与共犯(Teilnahme)相区别......
实行行为概念在域外与我国都经历了内容实质化与功能膨胀化的发展之路。经反思可知,在定义层面,实行行为的形式化定义存在颠倒入罪......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
行为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在英美法系国家,受其判例法特色的影响,传统刑法理论一般没有把行为犯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加以研究。只是......
<正>一、问题之提出我国台湾地区"刑法"自清末继受外国法制以来,即由"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1912年—1928年)、旧刑法(1928年—1935......
行为犯理论的反思及界定史卫忠一、行为犯学说的分歧及评价应该说,在传统刑法学中对行为犯的注意是很不够的,在大量的刑法学著作中,较......
<正>刑法上,"占有"一词可能会在以下三种情形中出现:用以指称"事实上的控制管领状态"的"占有状态"、不同于静态的占有状态而更强调......
行为论是我国刑法学中最为.混乱的领域。人类一般意义上的行为、前构成要件行为、构成要件行为和犯罪行为相关概念交互错杂,亟待厘......
日本刑法学中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根据应采取构成要件行为支配说。正犯是指能够由自己实现构成要件的人,正犯性是对构成要件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