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纵坑切梢小蠹相关论文
松阴吉丁(Phaenops yin)、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是危害油松的主要蛀干害虫.本文通过养护实践,分析雁栖湖湖滨公园产......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试验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
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转干、转梢期雌、雄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了解触角的表面结构、形态特征 ,初步确定了触角上的 5种感器类型、......
根据松纵坑切梢小蠹的主要生物学特征,通过分析抚育间伐持续控制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害的机理,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A S)理论,建立了模......
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世界性蛀干害虫,特别是对云南松的危害具有毁灭性。介绍了云南玉......
阐述祥云县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和治理现状.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不高,防治经费不足,防治措施单一,蠹害木清理不规......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la发生1代,成虫有二次产卵习性,世代重叠。5月中旬至6月上旬,2月上旬至3月中旬是成虫干转梢和......
分析造成兰坪县松纵坑切梢小蠹大面积爆发的原因,介绍松纵坑切梢小蠹在兰坪县的发生规律,阐述采取的治理方法及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在我市目前发生面积为2 000多hm2,正迅速蔓延危害,是制约我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针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部分成虫具有恢复营养并二次蛀干繁殖妹代习性,通过在该虫第一次蛀干繁殖姐代高峰期对侵入孔套网标记、退坑转梢......
1、小蠹虫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小蠹虫在我国分布很广,对林木危害极为严重。据报导,1951年在长白山孤子了一带小蠹虫发生面积达28666......
【正】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之配套的小城镇绿化也是小城镇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小城镇街道绿化是用乔、灌木、藤本、草......
针对松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历年发生危害的情况及主要危害特点,分析了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本文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林措施预防,平均梢被害减退率可达到73.5%;林间设置饵木诱......
通过划分2002--2010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的干旱等级,并分析干旱等级与松墨天牛、马尾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蜀柏毒蛾......
本文详细介绍了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对以后防治松纵切梢小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松纵坑切梢小蠢生物学特性、发生与为害同生态因子的关系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松纵坑切梢小蠹在辽阳地区1a1代,......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redaLinnaeus]和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我省的......
为了研究信息化学物质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信息化学物质防治与监测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方法,2002年利用从加拿大引......
在个旧白沙冲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共获得11个目的昆虫,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占昆......
2005年春,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发现,油松枝梢大部分变黄,翌年新梢被害严重,经专家鉴定为松纵坑切梢小蠹。在延庆属于首次发现,对......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切梢小蠹属。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云南省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
2002年9月1日,额尔古纳局检疫人员首次在俄罗斯输华原木中截获中俄植检植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害虫--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h......
1管氏硬皮肿腿蜂的应用管氏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属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总科(Bethyloidea)肿腿蜂科(Bethylida......